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享有“经济压舱石”美誉的工业,近期展现出令人振奋的强劲回升态势。最新发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不仅同比录得6.7%的显著增长,较上月大幅加快2.2个百分点,其环比增速更是达到近月来的高点0.97%。放眼望去,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已有36个实现了同比正增长,6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超过六成的产量同比上升。尤为可喜的是,此前一度承压的工业企业利润,在本月实现了由降转增,超过七成的行业利润呈现增长态飞,这无疑为中国经济的稳定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驱动工业持续向好的核心引擎,在于其坚定不移地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深化转型,并辅以供需两端的同频共振。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塑造中国制造新名片
中国制造的“高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世界纪录。4月20日,意义非凡的中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顺利进入船坞进行连续搭载,标志着中国在造船领域的尖端技术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2026年底前即可交付。几乎同时,一列中国载重最大的货运列车成功启程,这列总长超4公里、载重高达3万吨级的巨无霸,是物流运输能力的一次重大飞跃。
这些标志性事件,仅仅是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的几个缩影。从具体数据来看,4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尤为抢眼。其中,动车组产量同比增长率高达212.5%,而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行业增加值更是激增47.1%,充分彰显了中国在尖端制造业领域的蓬勃发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技术制造业延续了近期的亮眼势头,4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增速较上月明显加快3.7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呈现提速态势。这表明,中国工业的“技术含量”正在显著提升,其内在韧性也随之增强,为稳定宏观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臂膀。
智能制造的步伐同样快而稳。今年以来,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智能”标签下的相关产业发展迅猛。4月份,无论是生产端的关键产品,如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还是消费端的智能无人飞行器、智能车载设备、服务机器人等,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一切都预示着,工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重塑生产方式,提升效率。
与此并行,绿色产品的产销也保持着高位增长的态势。4月份,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9.2%、12.0%和11.1%。这股绿色浪潮更是向上游延伸,带动了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单晶硅、多晶硅等关键绿色材料的产量大幅增长,普遍超过20%。这清晰地表明,中国工业正在坚实地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激活市场潜能,强化产业韧性
支撑工业持续回升向好的另一大关键,在于供需两端的良性互动。
在需求侧,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正持续释放市场潜能。特别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逐步落地,有效激活了相关行业的需求,进而带动生产的向好。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以及27个省市因地制宜推出的制造业贷款贴息政策,共同为设备更新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前4个月,设备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高达17.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政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平台大力支持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惠及消费者。部分家电、汽车企业已公布的以旧换新补贴计划总金额已突破150亿元,多家电商平台与生产企业联合投入超过100亿元。在强劲需求的拉动下,4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显示出消费引擎的强劲动力。
在供给侧,中国正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中国拥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正是凭借这种深厚的产业基础,以及日复一日的创新积累,不少产业不仅在技术水平上取得了突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中国品牌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贴牌生产,而是积极走向自主创新。从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到智能冰箱,中国品牌的智能家电产品在海外市场赢得了广泛赞誉。在电动装载机、智能高空作业平台等领域,中国企业更是从“跟随者”逐步成长为“并跑者”,甚至在部分细分市场占据了领跑地位,其产品受到全球市场的普遍认可。4月份,抓住全球贸易回暖的有利时机,中国工业出口呈现大幅加快的态势,在有出口的39个大类行业中,高达31个行业实现了出口增长,进一步凸显了中国造在全球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展望未来:信心满怀,筑牢经济“压舱石”
需求的回暖、生产的提速以及价格的温和反弹,共同推动了工业企业效益的持续改善。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4.0%的同比增长,扭转了3月份的下降态势,企业当月利润水平显著提升,为经营主体注入了宝贵的信心。
从关键指标来看,制造业PMI生产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4月份达到52.9%,创下2023年4月以来的新高,产能释放呈现加快态势。同时,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也为55.2%,显示出制造业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总体保持稳定。
展望全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推进,将为市场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的蓬勃发展,将源源不断地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中国工业,这块坚实的“经济压舱石”,正以其强大的韧性和不断进化的新质生产力,展现出持续回升向好的光明前景,为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