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自动化浪潮的推动下,机器视觉技术正加速渗透 3C 电子、新能源、汽车、医药医疗、半导体、快递物流等众多领域,成为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的核心支撑。从全球到中国市场,机器视觉规模持续扩张,但行业同时面临融资遇冷、需求疲软、技术瓶颈等挑战,呈现出 “冷热交织” 的独特发展态势,而国产品牌崛起、3D 技术革新等热点,又为行业注入新的增长活力。
一、市场规模稳步扩容,中国成核心增长极
从市场体量来看,机器视觉行业整体保持增长韧性。2023 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约为 925.21 亿元,同比增长 5.80%,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1100 亿元大关。随着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中国已成为国际机器视觉制造商的必争之地,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GGII 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 185.12 亿元(不含自动化集成设备),同比增长 8.49%;预计 2024 年将突破 200 亿元,同比增速接近 1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不过,下游行业的 “冷热不均” 也为市场蒙上一层阴影。从固定投资角度看,2024 年一季度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 9.9%,高于去年全年的 6.5%,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C)投资增长 14.3%,医药、金属制品制造业也呈积极增长态势,成为拉动机器视觉需求的重要力量。但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含锂电、光伏)投资增速放缓,分别为 7.4% 和 13.9%,行业需求分化明显,大部分领域仍处于调整期,仅 3C、半导体等少数行业实现回暖。
二、行业遭遇 “三重冷水”,发展压力凸显
当前机器视觉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融资、需求、技术三大领域的挑战,如同 “三盆冷水” 浇向市场,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小压力。
融资端寒意十足。2023 年中国机器视觉相关企业融资额同比下降超 44%,融资数量减少超 6%,结束了 2016-2021 年的融资高潮期。2021 年行业融资曾创下历史峰值 ——43 起案例、46.35 亿元总额、1.08 亿元平均单笔金额,而 2022 年起三项指标持续下滑,2023 年融资案例仅 30 起,总额 16.65 亿元,平均单笔金额降至 0.56 亿元。从产业链分布看,3D 工业相机企业融资占比最高(26.67%),视觉芯片 / 模组、视觉解决方案企业并列第二(各 23.33%),但整体融资规模的收缩,仍制约着企业的研发与扩张步伐。
需求端增长乏力。2023 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 8.49% 的增速,相较于行业此前的发展节奏已显疲软。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产业投资谨慎度上升等因素影响,行业对未来增速预期有所下调,预计 2024-2028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7.5%,2028 年市场规模超 395 亿元,增长节奏需进一步夯实。
技术端瓶颈待破。作为机器视觉的核心部件,国产 CMOS 传感器发展不及预期。2023 年中国工业机器视觉领域 CMOS 传感器市场规模 24.20 亿元,同比增速从 2021 年的 52.90% 骤降至 10.82%,预计 2024 年规模 27.11 亿元,增速 12%,增长动力明显减弱。更关键的是,外资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 ——2023 年外资在该领域市场占比高达 82.76%,国产品牌仅 17.24%,且在高端技术、品牌影响力上存在差距,国产替代之路任重道远。
三、四大 “热点” 显现,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尽管挑战重重,机器视觉行业仍涌现出四大 “热点”,成为破局的关键力量。
国产品牌崛起势头强劲。2022 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国产化份额 58.82%,2023 年进一步提升至 60.76%,国产化进程持续加速。尤其在 2D 工业相机领域,海康机器人、华睿科技两大龙头企业出货量占比超 60%,国产品牌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在 3D 相机领域,虽外资品牌仍垄断汽车、半导体晶圆检测等高端场景,但国产品牌在物流、金属加工、中低端 3C 电子等领域已站稳脚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市场分化加剧,集中度待提升。2023 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中,1 亿元以下规模企业约 900 家,占比超九成;1-5 亿元规模企业 23 家(新增 5 家),5 亿元以上规模企业数量则有所减少。这表明市场集中度仍较低,但 “强者恒强” 的趋势已显现,新技术变革或将成为重塑市场格局的关键变量。
市场竞争走向精细化。2D 相机市场头部效应显著,2023 年销量 284.38 万台,前 5 家企业占比 77.52%;3D 相机市场则回归良性竞争,前 5 家企业占比 57.40%(销量 6.59 万台),不同细分赛道的竞争格局逐渐清晰,企业开始聚焦核心优势领域深耕。
3D 技术掀起革新热潮。在引导类 3D 相机领域,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已达 81.80%,实现绝对主导;但在技术门槛更高的检测类 3D 相机领域,国产品牌占比仅 38.73%,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成为行业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四、结语:从 “看到” 到 “看懂”,机器视觉的长期价值可期
机器视觉作为融合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的多学科领域,是实现机器智能化的核心载体。当前行业虽面临 “冷热交织” 的复杂局面,但随着 3C 电子行业 2024 年复苏(预计 2028 年市场规模超 90 亿元)、汽车与半导体行业稳步增长,以及国产品牌技术突破、3D 技术深化应用,机器视觉正逐步从简单的 “看到” 向复杂的 “看懂” 升级。未来,随着产业链企业持续突破技术瓶颈、优化市场布局,千亿级机器视觉市场有望迎来更稳健的发展周期,为工业自动化升级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