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浪潮中,一个深刻的趋势正悄然重塑着各行各业的未来——“软件定义产品”。曾经,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主要由其物理构成决定;如今,软件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成为驱动创新、塑造用户体验、乃至定义商业模式的核心引擎。对于那些渴望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组织而言,拥抱敏捷产品开发,并将其作为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心,已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深刻的业务范式迭代,预示着一轮全新的增长浪潮。
经过对全球范围内众多领先企业的深入洞察与分析,并结合多年产业实践的宝贵经验,我们发现,成功实践“软件定义产品”的企业,其数字化转型往往聚焦于两大关键方向:“赋能研发”(向左转)与“重塑价值”(向右转)。
“赋能研发”(向左转):让创新加速,让迭代无界
“向左转”的核心在于研发模式的革新。它倡导的是一种BizDevOps(业务开发运营)策略,将敏捷的产品开发与交付流程置于企业战略的核心。这意味着,在产品生命的极早期,就要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构建高度协同、多专业、跨领域融合的敏捷组织模型。基于清晰明确的业务愿景和稳固前瞻的产品架构,制定细致入微、层层递进的产品开发路线图。在此基础上,各个团队能够高效地执行敏捷开发、实现持续集成、进行自动化测试,并快速部署。
“向左转”的精髓在于,将过去主要依赖物理样机进行的试验、验证等关键环节,大幅度地前移至数字领域。通过引入如数字样机、数据驱动仿真和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企业能够构建一种持续、一致、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原型。这种数字原型不仅能够逐级分解和精确定义产品需求,更能建立起一套基于模型驱动的、多专业、跨部门、上下游协同的标准和流程。最终,它将驱动硬件开发从传统串行、瀑布式的开发模式,转向更具灵活性和响应速度的敏捷迭代模式。这样的转型,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研发过程中并行协同的效率,显著缩短了硬件结构的迭代周期,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重塑价值”(向右转):链接用户,开创新蓝海与“赋能研发”相呼应,“向右转”则聚焦于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在新一代技术的加持下,企业得以利用OTA(空中下载)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产品部署的极致灵活性,并确保产品能够持续地进行功能更新和优化。这一过程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常用常新”的卓越体验,更重要的是,为制造商自身开辟了全新的盈利渠道和增长空间。
OTA和云计算架构天然地提供了高度集成的业务与流程能力,并为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应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数字孪生,作为这些技术的终极产物,是物理世界实体或流程在数字空间中的精准映射,它代表了人工智能与产品硬件的深度融合。数字孪生将持续为制造商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和对产品的深刻洞察,为产品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提供生命线。
更进一步,数字孪生技术将彻底改变产品的运营模式,使得“产品即服务(Product As A Service)”成为现实。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量或特定功能订阅来付费,而制造商则从一次性销售的线性收入模式,转向了持续的、用户生命周期价值驱动的增长模式。
当然,我们也需认识到,数字孪生目前尚无法完全替代物理世界的严苛验证,例如航空器的试飞取证,以及某些领域强制性的实车安全测试。但毋庸置疑的是,数字孪生将成为已交付产品与企业内部开发团队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它极大地加速了产品的敏捷开发和交付流程,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向左转型”的深入。长远来看,数字孪生技术最终将实现“向右转型”与“向左转型”的无缝衔接,共同构筑起一个敏捷产品开发与持续部署运营的无限循环迭代过程,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案例洞察:在“软件定义”浪潮中驭风而行
以汽车产业为例,我们正亲历其向“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华丽蜕变。众多汽车制造商正积极拥抱电动化转型的同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引进行业顶尖的软件人才,组建强大的软件开发团队,以应对汽车产品日益增长的智能化趋势。
一家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从其创立之初,就深刻洞察到软件对于未来汽车产品的决定性作用,并将“软件定义创新”深深植根于企业的基因之中。这家曾是传统车企独立拆分出的新能源业务板块,拥有独立的品牌、独立的全套运营体系及管理团队。企业坚信,汽车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将成为未来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关键考量。汽车不再是“交付即巅峰”的固定产品,而是能够提供丰富用户体验、多样化功能,实现“常用常新”和“千人千面”的智能移动伙伴。这背后,意味着软件开发能力已然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研发的重心必须从传统的硬件主导,转向硬件与软件并重,甚至软件引领。
因此,该企业果断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转型举措:
1. 架构创新: 自主研发了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EEA)。在硬件层面,它充分考虑了新能源车的结构特点,并进行了ECU(电子控制单元)的高度整合,这不仅大幅提升了算力潜力,更为软件的开发、更新与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
2. 流程创新: 在严格遵循ASPICE、ISO 26262等行业通用标准及合规性要求的基础上,大胆引入敏捷开发思想,构建了“瀑布+敏捷”的混合式开发流程。这种灵活的流程设计,能够高效支持如智能座舱、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前沿业务的快速开发与迭代。
3. 工具创新: 精心构建了CI/CD(持续集成/持续部署)平台,引入了一系列高效的工具链软件,显著提升了软件开发、测试及发布的整体效率。同时,引入先进的ALM(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了软件开发全过程的可视化追溯管理,从而有力地保障了软件开发的质量与可靠性。
正是凭借这一系列大胆的探索与持续的实践,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与积极评价。其品牌销量迅速攀升至新能源市场领先地位,旗下车型以其丰富的智能化配置和出色的用户口碑,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软件定义汽车”变革是一场马拉松,该企业在起跑阶段已然名列前茅。要在这条赛道上跑得更远,需要继续坚定地投入于“软件驱动创新”的转型之旅,持续优化,不断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