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创新与未来增长

   2025-10-10 工业品商城3
核心提示:中国制造业正加速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迈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从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的商业首航到C919的首飞出国门,再到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出口,一系列成就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巨大潜力和韧性。一、 创新驱动力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丰硕科技创新正深度融入产

 中国制造业正加速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迈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从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的商业首航到C919的首飞出国门,再到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出口,一系列成就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巨大潜力和韧性。

一、 创新驱动力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丰硕

科技创新正深度融入产业发展,成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1. “新三样”出口亮眼:

 在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表现突出,成为产业升级的“生动写照”。2024年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41万辆和24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1.2%和47.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高达85.3%和78.8%,市场占有率已接近三成(29.9%),预计全年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 创新实力持续提升:

 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表现显著增强。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中国创新指数已从2011年的全球第29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12位。

3.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

 当前,我国已形成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技术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占GDP比重已达约13%。

二、 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前沿技术与未来赛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即发展新质生产力。

1. 政策前瞻布局: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面向未来产业方向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以期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2. 专家视角与攻关方向:

 专家认为,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的背景下,我国拥有工业体系完整、应用场景丰富的综合优势,为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

3. 工信部年度重点工作:

在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工信部将着重于:

• 新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创新主体地位。

• 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 积极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6G、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强调,未来需要统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发,重点聚焦市场需求,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合创新,以激发企业的内生创新动力,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总结道,中国制造业必须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更多新支柱和新赛道,以期在全球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