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智化生产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依托国家大数据试验区和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的建设基础,以浙江宁波为代表的区域,正通过系统性的数字化战略,引领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 国家层面与区域布局的合力
我国在数智化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
• 国家级布局: 建成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11个大数据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工业大数据产业集群规模。
• 示范工厂建设: 培育了110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打造了241个可集成协同的优秀智能制造场景。
浙江宁波作为“单项冠军之城”,正积极响应省政府的“415X”工程,加速推进本土“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宁波的重点在于:产业大脑建设、 打造未来工厂,以及深化企业数字化应用。
二、 优秀企业的数智化实践案例
宁波的领军企业正处于数智化转型的深水区,并已收获显著成效:
1. 博汇股份:未来工厂的示范效应
博汇股份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名单。通过数字化转型,公司在2023取得了指标稳步提高、国家级荣誉(如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飙升的成绩,并入围了省市级“最具竞争力企业百强”。
总经理王律在工信部座谈会上分享经验,并明确了公司到2025年的“三百”战略目标(百万吨级产能、百亿级产值、百亿级市值),体现了数智化对业绩增长的强劲拉动作用。
2. 夏厦精密:上市募资加速工业4.0升级
作为宁波首家上市的小模数齿轮“小巨人”,夏厦精密将募集的资金直接投向工业4.0智能化标准工厂的打造。这表明,资本市场正在青睐那些将融资用于深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改造的企业。
3. 宁波精达:客户痛点驱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宁波精达通过联合行业巨头(施耐德),共同开发EMMO数字化套件,以统一平台解决数采和运营痛点,并提出了JDM+发展计划,目标实现换热器装备的“无人工厂”,这是对未来工厂形态的具象化探索。
总结
宁波的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清晰地展示了数智化转型的路径: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415X”工程) 结合 自下而上的企业创新实践(未来工厂、智能化升级)。从优化内部研发生产指标到打造无人工厂,数智化不仅是技术上的升级,更是企业实现高增长、提升竞争力和达成战略目标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