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汇集了多位经济学和行业专家的观点,共同指向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挑战——资本积累率下降,并围绕如何提升资本积累率,以应对美国发起的贸易、金融混合战,以及国内产能过剩、价格战等问题,提出了多条建议。
一、 全球经济动荡与资本外流的严峻形势
• 美国发起的混合战: 文章开篇点明,美国通过贸易战、金融战、汇率战等手段,试图虹吸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导致全球经济动荡。
• 资本外流加剧的迹象:
• 摩根大通朱海滨指出,9月份中国外汇储备下降450亿美元,其中约448亿美元为资本外流量,较8月份有所扩大。
• 高盛蒂尔顿提示,未来中国外贸出口将面临更多壁垒,资本外流加速是值得关注的新风险。
二、 资本积累率下降与内循环的挑战
• 经济增长目标与内循环: 卢麒元认为,中国将经济增长目标锁定在5%-6%区间,需要强化双循环、加强内循环。
• 内循环的基石: 加强内循环的关键在于提升资本积累率,即阻止资本外逃。
• 内部挑战:
• 产能过剩与价格战: 李琛指出,产能过剩和价格战必然导致工业积累率下降。以水泥行业为例,价格跌破成本线,亏损面扩大,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资本积累率。
• 科技创新的瓶颈: 陈永翀认为,部分上市企业净资产与营业收入比值占比较高,说明企业依赖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赚取的利润份额较少,专利的实际价值有待提升。
三、 提升资本积累率的多元化路径
多位专家就如何提升资本积累率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形成了一套多维度、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1. 强化顶层设计与产业政策引导
• 稳增长是关键: 李琛认为,要提升工业积累率,关键在于“稳增长”。
• 国家重磅产业政策的期待: 期待国家出台切实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磅产业政策,为工业资本积累提供有力支持。
• 细分行业政策的韧性: 中国工业发展具有韧性,细分行业产业政策经验丰富,应形成更好的行业共识合力与自律。
2. 鼓励市场化手段与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
• 上游产业的自律与兼并重组: 在产业政策引导下,上游产业可通过自律、市场化兼并重组等方式,保持市场秩序,在关键环节提升资本积累率。
• “保工业资本积累率就是保住发展的根基”: 李琛强调了工业资本积累对国家发展根基的重要性。
3. 提升科技创新中的资本积累率:专利保护与境外利润再投资
• 自主专利产权保护: 陈永翀强调,要做好自主专利产权保护,提高科技创新带来的资本积累。
• 境外知识产权在境内获利后的再投资机制: 鼓励将境外获得的知识产权利润用于境内再投资,以增强国内的资本积累。
4. 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征收资本离境税
• 美国经验: 易名宇介绍了美国严格的海外金融账户信息报告制度以及离岸利润再投资税(资本离境税)的征收,以此来防止资本外逃。
• 中国可考虑的措施: 中国暂未征收资本离境税,导致大量资本转移境外。未来可考虑研究并适时征收资本离境税,以遏制资本外流。
结论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结构性挑战,提升资本积累率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这需要从国家层面出台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形成合力,鼓励市场化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并适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研究征收资本离境税等措施,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资本积累和有效循环的经济生态,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