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工业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全球产业格局。它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全新产业生态的构建,以及创新应用模式的催生。对于致力于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的地区而言,工业互联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突破口。近年来,多个省份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战略高地,力图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山东省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务实的举措,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山东:抢占工业互联网发展先机
山东省深谙工业互联网的战略意义,将其视为推动新时代制造强省、数字强省建设的关键抓手。面对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山东没有选择观望,而是积极抢抓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风口,提前布局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这种超前布局、超常用力的策略,使得山东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建设步伐走在了前列。
夯实基础:构建坚实的网络底座
工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网络基础。山东省聚力加强5G建设,推动各领域各行业企业利用边缘计算、时间敏感网络等新技术,加快IP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通过这些举措,山东正在打造一张高速、稳定、安全的工业互联网,为各类创新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撑。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开通5G基站数量已颇具规模,多个市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所有县(市、区)实现主城区连续覆盖。更令人瞩目的是,全省工业企业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充分展现了山东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决心和成效。
平台赋能:打造多元化的工业互联网生态
单一的技术和网络难以充分释放工业互联网的潜力。山东省认识到平台的重要性,持续实施工 nghiệp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初步构建起“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这些平台犹如一个个强大的引擎,驱动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通过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山东已带动众多企业”上云用云”,连接了海量设备,并催生了大量的工业APP和系统解决方案。这些数字不仅令人印象深刻,更体现了山东在构建繁荣的工业互联网生态方面的显著成就。
赋能产业: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与挑战
工业互联网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对产业的赋能上。其与5G等新兴技术的融合,正在催生全新的工业生产业态,成为驱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工业互联网通过促进制造业数据、劳动、技术、资本、市场等全要素的全面互联,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对接和实时匹配,从而构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这种融合应用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制造资源配置,提升产品与装备的水平,推动制造业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力转换。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尽管“5G+工业互联网”为工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但传统工厂复杂异构网络向基于5G的扁平化新架构演进绝非一蹴而就。当前,5G工业网络如何适配行业特性需求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5G网络在工业场景的应用适配性问题,以及5G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等问题,都需要不断攻克。虽然已出现针对标准化5G网络设备,但在工业互联网行业中仍缺乏工业级5G终端设备,工业5G通信模组的研发有待加强,模组与工业硬件产品的整合有待研究。此外,基于5G的工业级应用和端到端解决方案还非常缺乏,缺乏“杀手级”应用成为影响5G在工业领域推广的重要因素。
结语: 扬帆起航,共绘工业互联网新蓝图
面对机遇与挑战,坚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定能不断克服技术难题,拓展应用场景,完善产业生态,最终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更多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各地携手并进,共同绘就数字化、智能化的产业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