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腹地,一颗璀璨的工业明珠正熠熠生辉。这颗明珠,是昆山,一个以“工业立市”著称的地方。 2022 年,昆山以突破 5000 亿元的工业产值,再次向世界证明了其强大的制造业实力。而在这巨大的成绩背后,是无数企业、无数工人的辛勤付出,以及对“智造”未来的不懈追求。
今天的昆山,不仅是制造之城,更是创新之都。尤其是工业母机产业,正逐渐成为昆山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工业母机,被称为“工业之母”,是制造领域的“心脏”,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工业体系的竞争力。 在昆山,一批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正积极投身于工业母机领域,它们犹如勇往直前的拓荒者,在技术壁垒中披荆斩棘,努力突破,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更多元的行业应用而不懈努力。
其中,华辰装备是其中的佼佼者。 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华辰装备在高精度数控轧辊磨床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们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掌握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他们的产品服务于钢铁、有色金属、纺织造纸等多个行业,与国内外超过 200 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这样的成功,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实力,更为昆山工业母机产业的整体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另一家企业,台功机械也在积极拓展市场。 他们的工业母机已达到国际中高端水平,并赢得了海外客户的认可。 比如,近期两台新能源汽车电池一体化底盘加工机床将出口塞尔维亚。 他们的案例,表明了创新技术可以为当地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关键零部件领域,也有企业取得了突破。 江苏古田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研发人员的努力,打破了转台、刀塔、刀库等工业母机重要功能部件对进口的依赖。 他们的成功,大大提升了国产工业母机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
当然,昆山工业母机产业的发展并非一片坦途。 尽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巨大,而高端机床市场仍有大部分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 这表明,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国产机床的平均价格往往低于进口机床,这反映出国产机床在高端化和附加值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此外,人才短缺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工业母机行业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时间和精力。 同时,由于行业特性,一些有相关技术的人才可能更倾向于进入其他领域,这增加了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难度。
尽管面临挑战,但昆山工业母机产业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随着本土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本土企业正在积极调整战略,积极进军中高档数控机床领域。 许多企业正努力围绕汽车、消费电子、高端装备等下游行业的市场动态和需求进行产品开发,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的适应性,逐步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为了更好地推进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持续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取得突破,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国产工业母机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
人才培养: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合作共赢: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优化环境:简化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更友好的营商环境,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昆山工业母机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着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更关系着整个制造业的未来。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的领域。 相信在全体工业人的共同努力下,昆山的工业母机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昆山,也将继续保持其在制造业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中国的工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在通往“智造”强国的道路上,昆山,正以坚定的步伐,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