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正积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集群凭借协同创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优势,不仅推动了国内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全球制造业提供了更多合作机遇,共同拓展开放竞争的市场空间。
上海:高端制造业的强劲增长极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上海正以其强大的实力和战略布局,引领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上海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797.92亿元,同比增长11.8%
• 35个工业行业中有28个行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
这份成绩单有力地印证了上海制造业的韧性和活力。这背后,离不开上海对制造业的坚定信心,以及对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从而源源不断地释放竞争活力,刷新“智造”高度,激发澎湃动力。
新产品、新产业增势迅猛,展现智造实力
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今年举办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引领未来趋势的新产品,其中,西井科技推出的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Q-Tractor”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备受瞩目。该车型的应用场景覆盖空港、工厂、物流中心等,有效提升了物资运转效率。此外,西井科技的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也备受关注,并将助力英国打造最大规模的“无驾驶室”新能源无人驾驶商用车队。
新能源汽车:上海智造的闪亮名片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上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
• 上半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6%(显著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高端装备产值分别同比增长69.8%、57.8%和33.1%
从数据来看,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
• 1-6月上海汽车产量达96.2万辆,产值3354.6亿元,同比增长21.3%
•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1.2万辆,产值1819.53亿元,同比增长69.8%
上海已形成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拥有8家整车企业、600余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曾表示,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效率最高的工厂,也是制造品质最优的工厂。
除了产业链配套完善,上海还是全国最早开展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城市之一,拥有:
• 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16.7万辆 (规模位居全球城市第一)
• 建成充电桩72万个、换电站120座、加氢站16座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也在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6月底,上海:
• 累计向29家企业624辆车颁发了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
• 测试里程超1677万公里
• 开放926条1800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形成错位发展布局
战略布局引领未来:新格局、新动能加速形成
上海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和品牌发源地。为了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上海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了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十三五”期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等
• “十四五”期间,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
• 2021年以来,布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并谋划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上海智造的又一重镇
作为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2022年规模达8536亿元,预计到2025年可突破万亿元。在创新药械领域,上海:
• 2019年至今,获批一类创新药累计19个,约占全国1/4
• 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累计26项,约占全国1/6
企业锐翌此次参展美国临床化学年会暨临床实验医学博览会,正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活力的生动写照。
上海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7月31日,上海多部门联合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让产品更惠民,让企业更创新,为生物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创新药企提供更强的研发信心。
结语:上海智造,引领未来
上海正以其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开放的姿态,引领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从新能源汽车到生物医药,上海不断涌现出新的增长点,为全球制造业提供更多机遇。上海智造,将持续焕发蓬勃生机,成为推动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