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15年度,国网特高压输电线缆建设规划详列了13条路线,其中包含了如蒙西至长沙、榆衡至潍坊等特高压交流线路,及锡盟至江苏、山西至江苏、上海庙至山东和蒙西至湖北等诸多特高压直流线路尽数囊括在内。此外,国家电网拟定了直到2020年为止,将完成共27条特高压线路的建设。参与讨论的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在当前政策引导下,特高压建设进程显然得到明显促进,而按照国网明年的部署,这13条线路预估可带动投资超3000亿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国网更有意借力“一帶一路”经济战略,进一步推进特高压线缆的建设工作。无疑,未来將有漫长的五年时间,让特高压产业进入崭新的黄金发展周期,与此同時,相关从事电力设备生产的企业也必将获得丰厚的收益。
对市场而言,特高压建设工作常常引发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议。正因如此,中国在过去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仅仅批准了10条特高压线路的施工建造许可。在这些项目中,已有六条"兩交四直"特高压输电工程投入使用,剩余四条则仍在紧张的建设过程中。值得庆贺的是,在今年11月4日,备受关注的国网“兩交一直”特高压输电工程终于正式拉开了施工序幕。
这三条线路分别为淮南至南京至上海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锡盟至山东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以及宁夏宁东至浙江绍兴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整个工程预计耗资高达683亿元人民币,所有项目均计划在2016年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届时,新增的输电能力将达到惊人的2600万千瓦。电力行业专家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访時指出,自去年以來,全國持續性的大霧天氣使得特高压建设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今年2月份,国家电网公司曾经透露出这样一个明确消息,那就是中国将会规划建设12条治霾跨区送電通道,目的在于减少位于中东部长期遭受大霧影響地區的煤炭消耗量,取而代之的是用更多的“远道而来的电”。在這些項目中,最早的一批送電通道將會在2016年全面建成,自然,在年底之前,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個重要項目被逐步推向实施阶段。
故此,以上所述的三个特高压项目皆属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12条重要输电走廊内,首次获批且领先一步动工修建的特高压工程。对于此事,国家电网亦明确指出,这无疑预示着特高压电网即将步入全面大规模建设与加速发展的崭新阶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国家电网在特高压线路的规划方面展现出了更为宏大的格局。据本报记者深入调查得知,国家电网明年的特高压建设规划涵盖了“五交八直”共计13条线路,其中包括蒙西至长沙、榆衡至潍坊等特高压交流线路,以及锡盟至江苏、山西至江苏、上海庙至山东、蒙西至湖北等特高压直流线路均在规划之列。“以每条特高压线路投资250亿元计,13条线路的总投资将高达3000亿元,尽管这些线路未必能在明年全部动工建设,投资亦相对较为分散,但市场对特高压的热切期望仍然未减。”上述电力行业专家如是说。依据国家提出的于2017年前完成12条输电通道建设的目标,市场普遍预期明年将成为众多特高压线路集中开工及设备密集招标的关键时期。设备制造商们正翘首以待,共享这块诱人的“蛋糕”。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投入运营的六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包括晋东南至南阳至荆门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锦屏至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皖电东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哈密南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及溪洛渡左岸至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此外,正在施工中的特高压输电工程除了今年11月4日破土动工的“两交一直”三条特高压输电工程之外,还包括自2013年4月起启动建设的浙北至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依据当前国家电网所制定的长远发展战略规划,至2020年之前,我国计划完成"五纵五横"共计27条特高压输电线的建设工作。一位资深行业观察者向《第一财经日报》的相关记者坦言: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特高压输电路线总共有6条,正在施工阶段中的特高压项目也有4条,预计明年将会有更多的特高压线路相继开工,同时考虑到应对大气污染问题所需的另4条防护措施线路,总计约27条。毫无疑问,大规模的特高压项目建设将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订单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特高压技术形式可分为交流特高压以及直流特高压两类。针对特高压交流线路的每条建设项目而言,其投入资金数额大约在250亿元人民币上下浮动,其中变电站方面的成本支出约占整个投资预算的40%-50%;交流线路设备采购的关键产品涵盖变压器、电抗器及GIS等多个领域。特别提请关注的是,GIS市场目前的主导权集中在平高电气、中国西电以及东北电气这三家巨头手中,其中领跑者平高电气占据着特高压GIS生产领域超过40%-50%的市场份额。至于变压器市场,则形成了中国西电、天威保变以及特变电工各占有1/3招标份额的竞争格局。
平高电气的一位高层代表向媒体表达了他们对于现阶段市场份额提升的积极信心,据他透露,公司现有的特高压产能已然能够满足10-15个GIS项目需求,预计明年将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产能翻番的挑战。除此之外,特高压直流线路的每条建设项目所需的投资金额与交流线路大致相当,变电站方面的成本支出约占整个投资预算的50%-60%,设备采购的核心部分主要由换流阀、换流变以及控制保护装置组成。其中,许继电气、中国西电两家企业在换流阀市场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各自拥有约40%的市场份额。事实上,特高压投资热潮的进一步升温还将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作用。据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透露,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将借助特高压技术的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特性,全力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输电走廊,以期助力亚太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