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技术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小型协作型机器手臂的发展,并加速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传统机器手臂与AI的融合,为行业带来了新的趋势:机器手臂正在摆脱笨重、坚硬的传统外形,向智能化、轻量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技术赋能:AI、5G、AR/VR拓展应用边界
AI、5G、元宇宙、AR/VR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机器手臂带来了更高阶的智慧应用可能性。例如,ROBOENTER等台湾新创公司专注于机器手臂与互动展演的设计与建置,将机器手臂与娱乐概念相结合,并结合VR、XR、AI、5G、显示、摄影等技术,打造多样的互动艺术展演。未来,这类技术结合了AIoT的应用,如Skyline Robotics与KUKA机器手臂的合作模式,也将推动高楼外墙清洗市场的变革,通过AI分析清洗轨迹、5G远程遥控、XR/VR情境串连,进一步提升效率。
未来趋势: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小型机器人手臂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创新,并且朝着更小型的工业应用方向发展。
Mecademic的Meca500: 这款手掌大小的六轴机器手臂,体积仅为其他小型工业机器人的一半,重量仅5公斤,但却能负载500克。它采用了maxon无刷盘式DC马达,与无背隙减速机和高分辨率编码器结合,重复精度高达0.005mm。内建控制器和简化的操作方式,使其仅需24V供电、一台计算机和一条以太网络线即可进行程序设定和操作。未来,Mecademic还将为机器手臂研发专用夹爪,提供客制化固件,使其成为另一种协作型机器人。
直得科技的cpc Robot: 台湾直得科技也研发出体积仅有一张A4纸张大小的微型六轴机器手臂,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噪音等特性。它更符合节能减碳、自动化、多样性及灵活搬移的市场应用趋势,适用于半导体、生医产业,以及实验室自动化、微型产品生产组装、测试设备自动化等领域。
未来展望:软硬兼备,打造智能高效机器手臂
工业机器人与服务型机器人逐渐融合,机器手臂呈现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机器手臂制造业者,必须具备将各种控制设备及操作系统整合到更小平台上的能力,并为各种使用情境规划更多解决方案。软硬件兼备是未来机器手臂发展的关键,只有如此,才能打造出轻薄短小、智能化、高效率的未来机器手臂。
总结来说,机器手臂的小型化、智能化和多场景应用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和整合,机器手臂将在制造业、服务业、医疗、娱乐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