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协作型机器人与AI引领的产业变革

   2025-07-31 工业品商城30
核心提示:除了智慧医疗和智慧生活领域,智能制造领域中机器人和协作手臂的应用同样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从2021-2022年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和2022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这一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柔性制造与智能检测在2021年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上,ABB机器人与多家合作伙伴(华硕智

除了智慧医疗和智慧生活领域,智能制造领域中机器人和协作手臂的应用同样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从2021-2022年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和2022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这一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柔性制造与智能检测

在2021年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上,ABB机器人与多家合作伙伴(华硕智慧物联网、友达光电、达详自动化、碁仕科技、新台通商)联手,展示了多项机器人智能弹性制造方案与应用技术:

  • 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移载方案: 该方案整合了速度更快、重复精度更高的ABB GoFa CRB 15000协作型机器人,并具备全向移动和AI智能避障功能。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可以在狭小走道中穿梭、左右横移,极大提升了半导体制程的顺畅度。

  • AI智能检测弹性自动化方案: 该方案结合了高生产弹性的ABB IRB 1200小型机器手臂与ASUS AISVision。通过简单地修改机器手臂的检测流程和搭配不同的AI模型,产线可以快速调整检测能力,实现高效的智能检测。

达明机器人在2022年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中,展示了其全方位智慧协作机器人AI Cobot。该机器人以原生AI引擎结合智能视觉和协作机器手臂,并展示了快速整合AI智能堆栈和瑕疵检测应用方案,以及焊接机器人案例。全面升级的AI Cobot S在软硬件上进行了优化,拥有更智能的视觉与周边软件以及更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有助于提升自动化生产效能,全面落地AI赋能的智能制造。

AI Cobot搭配达明自行研发的智能视觉解决方案TM AI+,其内置的智能视觉系统涵盖了传统机器视觉和先进AI视觉能力,能轻松识别难以辨别的瑕疵,并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汽车业和食品业。AI Robot S系列中的高负载手臂则适用于AMR移动式机器人搬运大重量的晶圆盒,并进一步强化了人机协作的工作安全性。

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仿生技术与服务机器人创新

2022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众多参展商展示了创新的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

  • Aeon Robotics的DROID机器人系统: 这款机器人系统具备AI辅助力量感知功能,能够适应不同的抓取物体和工作场域变化。它结合了机器手臂和仿人类手指的5指夹持器架构,并根据人体模型设计。操作人员即便不具备编程技能,也能通过穿戴式力反馈控制器,利用手部肢体动作来教导机器人完成预定动作和任务。DROID机器手掌还能通过力反馈控制系统将力量直接传递给操作人员,实现了更加直观的人机交互。

  • Robotnik Automation的多种AMR: 擅长机器人技术研发和AMR产品开发的Robotnik Automation展示了多种用于工厂、仓储的室内AMR以及户外多用途AMR。例如,SUMMIT-XL STEEL自主移动机器人平台可应用于工厂、物流、室内运输等场景,支持自主导航、摄影机实时影像传输和远程遥控。它还可以搭载UR公司协作机器手臂,执行零件抓取工作,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 Hyundai Robotics的自主移动服务型机器人: 现代机器人展示了多款自主移动的服务型机器人,可应用于商店、卖场或餐厅。例如,Hyundai S1具有三层餐食置放盘,可承载30公斤重物品,移动速度可达每秒1.5公尺,采用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自主导引,并通过语音或面板进行设定和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

  • OMRON的Cell-Line Control System: 欧姆龙展示了智能化生产系统——Cell-Line Control System,该系统整合了中国台湾达明机器人的协作型机器人、AI、机器视觉和多种传感器。它能实时侦测生产质量,并判断人员是否依照标准作业程序执行作业,从而满足少量多样的生产需求,提升了生产的柔性化和智能化水平。

趋势展望:工业机器人与服务型机器人界限模糊

工研院产科国际所执行产业技术基盘研究与知识服务计划产业分析师熊治民认为,从“2022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中可以观察到智慧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安全性和应用弹性更高的服务型机器人创新技术。综观全球机器人发展趋势,以往工业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泾渭分明的界限正逐渐模糊,二者融合成为明显趋势。部分仿生工业机器人和协作型机器人由于具备更大的应用弹性与安全性,其在非工业领域的应用也持续增加,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值得密切关注。

总而言之,智能制造领域的机器人和协作手臂正朝着更加智能、柔性、安全和易于操作的方向发展。AI、视觉技术和仿生设计的融入,使得机器人在生产、物流和服务等各个环节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共同推动着工业和社会的智能化转型。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