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战略目标和挑战

   2024-09-06 工业品商城72
核心提示:根据报道,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包括以下几点: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多数行业产品质量达至国际领先水平;打造若干驰名中外的知识产权品牌;重点产业显著突破,追求大且强的目标;部分关键产业掌握尖端技术,紧随国际顶尖水平。总之,我们要在2025年前迈进制造强国之列。  周济教授指出,中国拥有强大的国内

       根据报道,"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包括以下几点: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多数行业产品质量达至国际领先水平;打造若干驰名中外的知识产权品牌;重点产业显著突破,追求大且强的目标;部分关键产业掌握尖端技术,紧随国际顶尖水平。总之,我们要在2025年前迈进制造强国之列。

  周济教授指出,中国拥有强大的国内需求市场,需求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制造业体系完备且雄厚,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掌握制造业数字化技术的核心要素。更为关键的是,我国在培养制造业人才和推进自主创新方面颇具天赋,取得了众多瞩目成果,例如高铁、输电、国防等等领域均有所突破,彰显出强大的创新力。

       然而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与美国相比,我国在虚拟经济创新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以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为例,这些公司在信息技术原始性创新方面遥遥领先于我们。因此,未来20年内,中国制造业必须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上实现战略性突破,这是至关重要的战略选择,唯有如此,方能与西方最发达国家比肩甚至超越。

       事实上,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科技创新,占据国际竞争的主导地位,掌控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例如,苹果公司通过产品模式创新和最新技术集成,成功引领信息产品的发展潮流;美国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引发了页岩气革命,对全球能源格局及政治、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周济教授表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先进制造技术创新涵盖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三个层面。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作为产品创新和制造技术创新的共性使能技术,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对于机械产品来说,数控技术是实现机械产品创新的颠覆性共性使能技术,其核心在于数字化。数控技术的运用使得机械产品的内涵发生根本性变革,产品功能更加丰富,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从而提高产品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并推动机械产品向智能化发展。

      无论谈到哪一个环节,我们都离不开谈及数控技术和其核心设备——数控机床。然而,数控技术远不止于此,它是推动机械产品创新升级的关键工具。例如,注塑机的数控化和智能化就展现了这种领先科技的强大力量。

      周济指出,数控一代和智能一代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它们的出现使得机械产品的数控化和智能化创新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规律,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产品的创新,引发机械行业的重大变革。这也正是我们提出“数控一代”和“智能一代”概念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制造工艺的创新。例如,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对发动机叶片定向凝固过程微观组织进行仿真优化,可以实现对凝固过程的精准控制,进而提高单晶叶片的质量和成品率。

     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创新同样不容忽视。例如,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让CAD、CAM、CAPP、数字化制造装备等得以迅速发展,大幅提升了生产系统的功能、性能和自动化程度。此外,这些技术的集成还可以形成柔性制造单元、数字化车间乃至数字化工厂,进一步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自动化水平,向着具备感知、决策、执行能力的智能化系统迈进。如今,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已在部分领域得到应用。

     最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集成应用还可以构建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集成智能制造系统和数字化企业,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的统一管理,整合企业所有资源,建立起从供应链决策到企业各部门再到用户间的信息集成,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和产品研发速度。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