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战略理念。我国著名的秦川集团的董事长龙兴元先生,通过剖析自己带领秦川集团的卓越实践经验,强调了企业在新形势下进行成本结构分析的重要性,并指出业务结构应与成本结构相匹配,同时,业务结构还需与市场结构,尤其是国际市场相适应。他建议企业在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尚未充分竞争的市场细分领域。
对于当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生产能力过剩及由此引发的恶性竞争现象,龙兴元董事长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引用美国机床行业的历史数据,指出美国机床行业在其最为繁荣的时期拥有约500家企业,然而如今仅剩下数十家,其中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更是不足10家。他呼吁业界同仁们要认真审视行业现状,尽早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转型策略。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惠仁先生则表示,机床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发展环境正在经历全方位的显著变革。
据记者了解,目前行业所承受的新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过去项目的顺利完成导致产能大幅提升;其次是需求的萎缩和市场的低迷;最后是来自国际竞争对手的压制。
除此之外,尽管中国成功地抵御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过去30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严重依赖于“人口红利”这一因素,然而这一优势正在逐渐消退,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产业层次较低、环境压力增大、通货膨胀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等。
再者,随着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这无疑给传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转型升级不仅是必然趋势,而且也是恰逢其时。虽然转型升级的口号喊了许多年,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至今仍未实现根本性的突破。陈惠仁先生认为,部分企业仍然习惯于采用行政手段推动转型发展,然而如今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改变,未来行业转型将更多地依赖市场力量的驱动。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机床制造企业已经逐步夺回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然而那些曾经联合起来啃食大型企业的小公司,如今也已成长为大型企业。因此,在迈向创新的道路上,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智慧,还需要更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