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规模的机器人市场将于何处崛起? 

   2024-08-14 工业品商城15
核心提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究竟将会崛起于何处?在众多行业专家的分析与预测中,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将目光聚焦在中国。该联合会在2013年11月中旬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明确指出,中国已然成为了全球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自2005年至2012年间,中国内地机器人的销售数量平均每年以25%的惊人速度递增,而到了2012年,其销

     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究竟将会崛起于何处?在众多行业专家的分析与预测中,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将目光聚焦在中国。该联合会在2013年11月中旬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明确指出,中国已然成为了全球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自2005年至2012年间,中国内地机器人的销售数量平均每年以25%的惊人速度递增,而到了2012年,其销量更是达到了令人瞩目的2.3万台之巨。根据该联合会的预测,到2016年,中国有望超越所有竞争对手,荣登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宝座。

     在许多业内人士眼中,这一指导性意见的发布无疑彰显出国家对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未来中国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诸多利好因素。

     事实上,我国的机器人研发事业并非起步较晚。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先生透露,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便已开始投入精力进行机器人研发;1985年,工业机器人被正式纳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研究重点;1990年,我国首款工业喷漆机器人PJ-1成功研制完成。这不仅标志着我国第一台喷漆机器人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其他多种类型机器人的样机也已顺利完成,并分别在一汽、二汽及南京汽车厂等地建立了自动喷漆生产线、驾驶室焊接线、弧焊工作站等应用示范点。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国家“863”计划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在实践中取得了长足进步,自主知识产权的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包装码垛等7种工业机器人产品接连问世,同时还实施了超过100项机器人应用工程,建立了20余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宋晓刚先生表示,从研发角度来看,我国机器人在当时并不逊色于任何国家。

     然而,在宋晓刚先生看来,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驱动,仅仅依靠国家的重视远远不足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机器人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传统应用领域如汽车、电子等市场能够应用的机器人数量相对有限,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合资或外资企业,由国外企业引入。由于当时国内劳动力供应充足,机器人的需求并不迫切,因此未能催生出庞大的市场环境。缺乏市场推动力的缘故,导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步伐逐渐减慢,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化趋势日益明显,新增劳动力逐年下降,人口红利渐趋消散,劳动力成本的飞速上涨已然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无疑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机器人的发展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甚至排挤传统人力资源,且机器人生产效率极高,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望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将推动劳动者向更高端的方向转型。

     回顾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正处于工业化后期,为了维持经济持续增长,提升效率与推动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80年代人口增长率降至0.8%以下,劳动力短缺使得制造业用人成本迅速攀升,促使企业纷纷采用工业机器人来弥补和替代人工劳动。因此,1980年被誉为日本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元年。据日本机器人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由1980年的769亿日元飙升至1990年的3023亿日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1.5%。对比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情况,两者有着颇多相似之处。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