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发达国家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战略布局及启示

   2024-08-14 工业品商城22
核心提示:为了充分发挥新技术所带来的崭新发展契机,同时也是为了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抢占先机,西方发达国家在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这股汹涌浪潮之际,纷纷调整战略部署,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并全力以赴地重塑自身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优势地位。在此过程中,美国致力于实现以下四个重要战略目标。首先,大力推进

     为了充分发挥新技术所带来的崭新发展契机,同时也是为了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抢占先机,西方发达国家在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这股汹涌浪潮之际,纷纷调整战略部署,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并全力以赴地重塑自身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优势地位。

     在此过程中,美国致力于实现以下四个重要战略目标。首先,大力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其次,提升能够主导未来产业竞争格局的人才储备潜力;再者,通过智能创新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最后,着力打造以分布式能源系统、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全新工业基础设施体系。

    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理念,该理念已逐渐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使制造领域中的资源、信息、物品与人之间相互连接,形成“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相互映射的系统”;其深层次的目标便是通过构筑智能生产网络,推动德国工业生产制造从自动化稳步走向智能化和网络化,进而维持和稳固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军地位。

    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若未能适时且积极地作出相应反应,那么很有可能将会阻碍产业的发展步伐,甚至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洪流中被淘汰出局。而针对我国而言,只要借助新兴技术的强大力量,迅速建立起新的制造技术框架,开拓出新的制造业产业升级通道,便有望强势崛起,成为引领全球制造业走向未来的主导力量。

     在全国3D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教授眼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3D技术将扮演着重新塑造社会生产关系的关键角色之一。他指出,“3D技术之所以能赢得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源于借助3D技术构建的虚拟情境下,设计者、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可直接清楚地观测到产品的设计效果、内部构造、制造流程及其运作逻辑,进而实现自主互动参与产品设计过程、全面掌控及监控生产环节,安全预见并修正潜在的缺陷和问题,这无疑大大缩减了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杨海成教授还表示,“三维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度融入到工业的各个环节之中,涵盖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模具设计、数控编程、仿真分析、虚拟现实、艺术展示等多个领域,已然成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强大引擎,是促进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不竭动力。其中,备受瞩目的3D打印技术,正是这股潮流最为直观、最为尖端的表现形式。”

    于其观点而言,依托于网络架构之上的数字化三维新兴技术,正将各类社会优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融合,从而对整个制造业领域的创新设计、产品功能优化分析、以及产品设计理念及模式革新等方面,产生着无可替代的强大支持作用。从过去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逐步向大规模个性化生产模式转变,这无疑将为制造业带来深远而重大的变革性影响。

    回顾2014年,日本经济产业省持续将3D打印机作为首要政策扶持对象,并计划投入高达45亿日元的资金,实施一项名为“以3D造型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革命”的大型研究开发项目,旨在开发出全球领先水平的金属粉末造型专用3D打印机。

    我国也将积极推进“3D打印”产业化进程,并已开始规划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先生表示,若我国能够抓住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趋势,便有望催生出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3D打印技术不仅代表了制造业发展的全新方向,更将有力地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展现出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