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毕福先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宏大的牵动之下,深信发展服务业以及高端制造业乃是支持各大城市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的关键所在。他强调,“智能技术”无疑是推动基础设施和产业实现“智慧跨越”的最佳途径,这将有助于大都市在国际舞台上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上,各国高手纷纷施展拳脚,中国的本土企业亦不甘示弱,纷纷亮出自己的独门绝技。例如,2013年6月26至28日期间,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与汉诺威展览公司携手合作,在2013北京国际工业智能及自动化(IA BEIJING)展览会上共同推出了“智慧工厂1.0”精品主题展示。
“智慧工厂1.0”这一理念框架早在2012年8月便由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首次提出。此后,该联盟对这一概念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持续改进,并于同年11月在2012工博会期间正式推出“智慧工厂1.0”的模型。2013年3月22日,在深圳科技自动化世界大会上,该联盟的众多专家深入解读了“智慧工厂1.0”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
在此次高水平的研讨会上,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易能立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健发表了题为“数字驱动,智造未来——科技自动化助力装备制造业迈向智慧工厂”的主题演讲。他明确指出,“智慧工厂1.0”与德国的“工业4.0”有着深厚的渊源,但更具中国特色,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现实目标。
在这场高手如林的竞争中,通用电气(GE)也毫不逊色。GE的工业互联网构想彰显了其对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雄心壮志。GE认为,工业互联网就是将机器设备安装上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计算平台,然后通过计算分析生成的“智慧数据”实现人与设备之间的“交互”。
GE首次提出,在未来15年内,工业互联网有望为全球经济带来高达15万亿美元的增长。据GE全球副总裁、GE全球软件和分析中心总裁鲁威廉透露,中国将占据这一总量中的五分之一,即达3万亿美元之巨。GE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进一步阐释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具备分析能力和移动特性的“智慧机器”。
GE坚信,通过智能机器间的无缝连接,并最终实现人机对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必将重塑全球工业格局。按照GE的规划,未来三年将投资15亿美元用于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他们预计,若工业互联网能像今日的消费互联网一样得到广泛应用,那么从现在起至2030年,工业互联网有望为中国经济带来累计3万亿美元的GDP增量。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显著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停机时间,优化资产管理,使设备始终处于能耗最低、性能最优的运行状态。
从西门子公司的“智能制造”到ABB公司的“智慧跨越”,再到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的“智慧工厂”以及GE的“智慧机器”,这些企业的战略核心无一不是“智慧”二字。由此可见,尽管策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制造业变得更加便捷、高效、灵活。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期待着企业们能够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更为精彩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