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电力需求及特高压发展的判断

   2024-05-24 工业品商城11
核心提示:根据张正陵先生提供的数据分析结果,关于未来电力需求的走向,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几个具体判断:首先,未来电力需求将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目前,人均3330千瓦时的用电量仍处在2000千瓦时至5000千瓦时的工业化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弹性系数仍将维持在1的

    根据张正陵先生提供的数据分析结果,关于未来电力需求的走向,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几个具体判断:首先,未来电力需求将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目前,人均3330千瓦时的用电量仍处在2000千瓦时至5000千瓦时的工业化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弹性系数仍将维持在1的水平。其次,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以及能源消费强度的降低,电力消费强度将会呈现出相应的上升趋势。回顾世界  各国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用电量的增速通常是能源消费增速的3倍左右。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强度便会下降约3.7%。例如,从1990年至2010年间,我国电能所占比重从9%提升到了21%,同期能源消费强度则从2.29吨标准煤降至1吨标准煤。这主要得益于电能作为最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第三,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将继续攀升。尽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并不会出现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发电作为煤炭最高效、最清洁的利用方式,其在煤炭消费中所占比重将不断提高。据统计,该比重在全球的平均水平为65%,而美国甚至高达90%。相比之下,我国在1980年时仅占12%,而到了2010年已经增至55%,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到70%以上。此外,由于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只能转化为电力进行利用,因此伴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比重的逐渐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的进一步上升将成为必然趋势。第四,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深入推进,负荷率将有所下降,峰谷差则会随之扩大,最大负荷的增速有望超过电量增速。以去年为例,虽然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江苏省电量增速有所放缓,但夏季的最大负荷却依然刷新了历史纪录。因此,在分析电量和电力这两个指标时,需要进行区分对待。最后,考虑到西部大开发、产业转移等多方面因素,未来西部地区的用电比重有望得到提高,然而东部和中部地区仍然将是负荷中心。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产业转移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预计到2020年,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仍将占据全国的63%;从人口分布情况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将逐渐由西部流向东部,届时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比重将进一步增大,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全国总人口的68.6%;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自1990年以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用电比重始终呈上升态势,截至2010年已达57.2%。

    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张正陵先生表示,特高压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电网领域,而是涉及到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他指出,未来十年内,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电力需求增长潜力巨大且具有较强的刚性。鉴于我国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构建一张具备更强全局配置能力的电网显得尤为重要。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技术的突破,为国家规划的五大综合能源基地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未来伊犁、西藏等偏远地区的资源开发和配置做好了充分准备。特高压电网规划充满了创新元素,而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通过以特高压构筑电网的骨干网架,使得能源基地得以集中开发,大规模、远距离输送成为可能,从而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优化配置,提高电源和电网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增强电价竞争力,显著提升电力行业的整体效益。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