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经过“十一五”快速发展,国家电网已累计投运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25.4万公里,变电容量12.7亿千伏安。 线路长度增加60%,变压容量增加118%; 售电量从1.5万亿千瓦时增加到2.7万亿千瓦时,增长83.6%; 全国电力市场交易量从775亿千瓦时增至3585亿千瓦时。
一是电网规模和发展质量实现历史性跨越。“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2万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56年来电网投资总额。
二是特高压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于2010年7月8日成功投运,已安全运行10个月。 同时,特高压创新实践带动我国本土电力装备企业实现全面产业升级,提升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了世界电网技术领域的中国创造、中国领先。
三是智能电网试点取得丰硕成果。 截至2010年底,国家电网已启动两批21类228个智慧化试点项目,涵盖新能源接入、调度自动化、智能变电站、电动汽车、配电自动化、智慧园区、电力光纤到户等领域。 其他领域。 全球首座750kV智能变电站在陕西延安建成,智能充放电示范工程在杭州投入运行。 智能变压器、电动汽车、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等关键装备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确立了我国在智能电网领域的领先地位。 国际领导力。
四是积极支持风电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投资418亿元,建设风电并网线路共计2.32万公里。 截至2010年底,国家电网地区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826万千瓦。 此外,今年1-4月,新增装机596万千瓦。 目前,我国每月并网风电150万千瓦。
舒印彪强调,五年来,我国风电发展增长超过100%。 2010年,外购风电达到472亿千瓦时,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2097小时。“在这2097个小时里,我们的风电场数量与德国和西班牙的风电场数量相同。 如果你进行基准测试,它可能会在这个范围内。”
五是积极服务民生,基本实现户户通电目标。 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尽管农村电网单位电网成本比城市高一倍,但已基本实现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