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增速或超药品市场

   2023-12-04 工业品商城58
核心提示:  近几年相关企业的盈利数据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国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贺平鸽的研究显示,2001-2008年,医疗器械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8%及41%,远高于同期医药工业19%、21%的收入和利润增速。中金公司孙亮预计,2009-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0-30%,这一增速远高于申银万国医药行业分

  近几年相关企业的盈利数据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国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贺平鸽的研究显示,2001-2008年,医疗器械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8%及41%,远高于同期医药工业19%、21%的收入和利润增速。中金公司孙亮预计,2009-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0-30%,这一增速远高于申银万国医药行业分析师罗所预测的2008-2015年间药品消费16%的复合增长率,申万同时预计药品费用占医疗卫生费用比重将从2007年的33%下降至2040年的20%。

  在进口替代及升级换代的过程中,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也有望在全球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发达国家把持了其中的78%,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市场正经历着快速成长。来自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22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7%。其中,出口额为146.99亿美元,同比增长20.05%;进口额为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30.35%,贸易顺差达67亿美元。

  扩容的蛋糕前,市场竞合态势更加激烈。带有政策红利的农村市场让外资觊觎不已,而高端器械市场的高盈利也足以让困于低端价格战的内资企业眼红。随着双方触角延伸至对方势力范围,原有的平衡正酝酿着变局。

  快速发展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外资、合资企业成了主力军,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和合资企业就有7家。在国内大型医疗诊断与治疗设备市场,以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三家领衔的外资企业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根据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2007年进行的专项调查,国内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85%的检验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跨国品牌所占据。

  随着新医改向基层医疗倾斜,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群拓宽及报销比例的提高,跨国医疗器械企业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转向了农村基层市场,试图挟技术、营销优势,通吃高中低端领域,而通过收购、合作等捷径进入中国市场更是外资企业的惯用手法。

     相关企业近年来的盈利数据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何平革研究显示,2001年至2008年,医疗器械行业收入和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8%和41%。  %,远高于同期医药行业19%和21%的收入和利润增速。 中金公司孙亮预计,2009年至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30%。这一增速远高于中金公司医药行业分析师罗先生对2008年至2015年药品消费的预测。 申银万国. 以16%的复合增长率,申万还预测,药品费用占医疗健康费用的比重将从2007年的33%下降到2040年的20%。

    在进口替代和升级的过程中,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也有望在全球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控制78%。 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国家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22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7%。 其中,出口额146.99亿美元,同比增长20.05%; 进口额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30.35%,贸易顺差达67亿美元。

  在扩张的蛋糕面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拥有政策红利的农村市场令外资觊觎,而高端装备市场的高盈利能力足以让陷入低端价格战的国内企业眼红。 随着双方将触角伸入对方的势力范围,原有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医疗器械行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已成为主力军。 出口额前10名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占7家。 在国内大型医疗诊疗设备市场,以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为首的三大外资企业占据绝对垄断地位。 据中国市场研究中心2007年的专题调查显示,国内CT市场约占80%,超声仪器占90%,检查仪器占85%,磁共振设备占90%,心电图机占90%,心电图机占80%。 中国90%的高端监护仪、90%的高端生理记录仪、60%的睡眠图市场均被跨国品牌占据。

  随着新医改向基层医疗倾斜、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扩大、报销比例提高,跨国医疗器械公司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农村基层市场,试图利用技术和营销优势 征服高、中、低端领域。 通过收购、合作等捷径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常用方式。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