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依托国内市场和重大项目,电力装备制造业国产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如果民族企业引进技术后不再创新,就会被世界其他国家赶超。
对于国产化,航神集团董事长马传兴深有体会:“近年来,我们走访了很多用户,他们都由衷地说:‘我们渴望所有电力设备国产化。国产化不是国家提倡的, 我们只是支持,但我们真正实现了电力设备国产化的便利性,比如维护,不能一直依赖国外产品。”
他表示,在电力产品品牌众多、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用户对售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我们国内装备制造企业不仅要做好售后服务,还要重视“用户满意度调查”工作,逐步完善我们的售后服务模式,提高售后水平 服务。
不可否认,国内市场和重大项目推动了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国产化。 这一点,没有人比研究直流输电技术37年的国家电网原总经理陶宇更清楚:“我国的直流技术落后于交流技术,我们依靠三峡工程, 直流输电设备国产化。”那么,三峡工程之后,民族企业的技术如何在国际上立足呢? “如果民族企业引进技术然后停止创新,就会被世界其他国家赶超。” 陶宇承认。
对此,大唐新能源生物发电公司总经理马世臣认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自身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与国外先进企业在竞争中共同合作,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再创新,改变技术引进“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被动局面,提高水平 拥有自主核心技术。”
日本工业的“左脸”是索尼,右脸是“丰田”。 这两大品牌支撑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 在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世界,中国民族工业如何才能站在世界经济的顶峰,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上海华通开关厂常务副总经理韩敏在谈到品牌的重要性时表示:“在民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品牌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形象 ,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中国每年生产和消耗世界30%的煤炭、40%的水泥、30%的钢铁、15%的木材、13%的电力、8%的石油,但其经济总量只占3% 规模之大,庞大的‘中国制造’实际上是以微不足道的加工费换来的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顾问王永干表示。
那么,造成“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不佳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呢? 王永干给出了答案:“多年来,通过对许多国际顶级品牌的研究,我们发现,影响一个国家品牌价值的关键因素是‘工业品牌’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产业化程度。 ”。 他举例说,德国品牌是世界精密制造业的集中代表,美国品牌是世界高科技产业的集中代表,瑞士品牌是世界银行、酒店高端服务业的集中代表,日本品牌是世界银行、酒店高端服务业的集中代表。 数字消费行业的集中代表。 只要是来自这些国家的品牌,这类行业的品牌一般都是强势品牌。
一些“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首先是行业形象不佳,缺乏行业品牌; 另一方面,主要原因是我们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状况不佳。 就是这些品牌还没有形成产业化。
目前,中国很多产业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由于没有好的品牌,中国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无品牌的劳动经济。 由于缺乏品牌,我们失去了市场和利润,错失了发展机遇。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企业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大唐新能源生物发电公司总经理马世臣坦言,装备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短板。 他表示,一些企业领导根本没有品牌意识,一味追求生产经营业绩; 有的企业有品牌意识,但没有把品牌放在重要位置,在思想和行动上重视不够; 有些企业缺乏品牌战略,急功近利。 他们轻而易举地转让与外商合资的商标使用权,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失去了长远的根本利益。
我们找不到创新不发达而企业发达的例子,也找不到创新不发达而国家发达的例子。 无论是创建品牌还是制造产品,都离不开创新。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十一五”期间,电力设备行业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经历了转型升级的阵痛; 展望“十二五”,面对能源结构调整和全球经济转型,电力设备制造业仍需调整发展方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品牌的方式有很多,创新是很重要的一点,其实产品才是品牌的载体,远听品牌,近看产品,如何将产品与品牌有机结合起来, 与创新密不可分。”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与配电研究所副所长张崇乐在谈到创新的重要性时表示。
创新有双重要求。 民族企业不仅要准确把握国际技术发展趋势,还要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同时,创新不能忘记市场,更不能远离市场需求。 民族企业要善于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市场需求。 张春乐表示:“脱离市场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
同时,张春乐还谈到了民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他表示,国内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走了太多盲目、重复的道路。 另外,虽然产品更新很快,但经典产品仍然很少,核心技术还没有做详细。
航神集团副总经理关昌义谈了四点。 他表示,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第一,科技创新需要人才,必须打造人才高地。 2003年,航神集团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并在上海、苏州设立了研发中心。 其次,打造民族品牌需要产学研广泛结合,更多地与科研院所、大学进行联合研发。 航神的很多产品都是与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的。 三是准确定位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 每个公司的发展愿景和专长都不同。 航神的定位是中高端产品。 四是围绕市场进行产品研发。 近年来,我们加大投入,开发智能化产品,赋予传统产品新的生命。 未来,航神集团将继续沿着市场创新发展的道路前行。
打造电力工业民族品牌,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包括民族品牌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