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宇表示,“十二五”期间电气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任务是,首先要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加强协会标准化工作。 其次,要配合国家能源政策,加大一些新能源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如风能、水能、智能电网等。第三,加快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标准化工作。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另外,还要完善整个标准体系,为产业振兴服务。 最后,做好电气行业国际标准化工作,配合国家产业走出去战略。
谈及“十二五”期间电气行业标准化重点领域,陆晨宇表示:“我们现在已经列出了500多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51项,行业标准163项,非标准25项。 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十二五”期间电气行业标准化制修订工作将围绕新能源领域产品开展。 一是重点加强汽轮机重要性能试验和大型汽轮机关键部件标准、70万千瓦以上水电设备和抽油机标准、发电机组状态标准的制定。 二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标准化,包括风电、水电、太阳能等。三是启动智能电网设备标准化、特高压交直流输电设备标准化。 四是重点加强风电、核电、大型水电设备标准化工作推进。 五是重点加强风机、水泵、压缩机、使用点系统能效、电机系统节能技术、电气碳排放等现场检测方法和装置标准制定。 产品。
近年来,电气行业标准化工作取得快速进展。 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建立了结构合理、突出重大装备与发电、输配电协调发展的电气标准体系。 我国电气行业标准制修订方面,整体水平显着提高。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电气行业共有国家标准1493项,其中强制性标准269项,推荐性标准1198项,国家标准指导性文件26项。 电气行业现行行业标准总数已达1731项。
陆晨宇认为,国务院近期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为标准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几个与电工相关,如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充电、高端装备制造等。技术标准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和主要监管标准。 手段保障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这是增强我们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未来电气行业标准化工作,陆晨宇提出,要完善标准化工作创新机制; 完善标准化工作市场机制; 健全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 完善标准化投入机制; 完善工作队伍建设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