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究竟还有没有前途?

   2023-08-09 工业品商城213
核心提示:“洁净煤的能源技术也越来越完善,比如煤炭可以转化为清洁度较高的甲醇、乙醇、丁醇等其他能源形式。” 李家阳说,“现在,中科院拥有一套成熟的煤炭工业化工原料洁净煤技术体系,已经投入生产。比如年产300万吨的煤化工生产基地 已在河南建成。” 同时,李家阳也认为,规划我国煤炭产区非常有必要。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区

“洁净煤的能源技术也越来越完善,比如煤炭可以转化为清洁度较高的甲醇、乙醇、丁醇等其他能源形式。” 李家阳说,“现在,中科院拥有一套成熟的煤炭工业化工原料洁净煤技术体系,已经投入生产。比如年产300万吨的煤化工生产基地 已在河南建成。”

  同时,李家阳也认为,规划我国煤炭产区非常有必要。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区域和产出区域在效率上不匹配,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方法。

  “比如这些地区是应该运煤还是送电?如果是送电,可以采取在坑口发电,然后回填煤渣等方式,这样对环境会更好”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短时间内巨大的投资,比如修建输电线路、大型发电厂等,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做出这样的调整来解决这些问题,否则中国就很难了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家阳说道。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向万在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表示,在我国节能增效工程中,煤炭和石油两种化石能源的节约是最重要的。 钥匙。

  杜向万表示,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是我国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三大战略之一,黑能源要逐步绿色化。

  煤炭目前是我国的主导能源,占能源消费的70%,贡献巨大,但其形式相对粗放、效率低下。 杜向万认为,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应逐步下降。

  “我们认为,到2050年,煤炭占能源总量的比重有可能降低到40%,甚至35%以下。近年来煤炭年消费总量会增加,但降低煤炭在能源中的比重是完全有可能的。”  2030年之前的总能源。” 年度煤炭消费总量达到峰值,我国能源总量增长将由绿色新能源补充。 煤炭清洁度和效率逐步提高。 煤炭的战略地位将从主导能源调整为重要的基础能源。” 杜向晚说道。

  石油和天然气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杜向万认为,石油发展战略应该是节约、开发替代、加强勘探、适度引进。  “中石油目前每年消耗4亿吨,生产2亿吨,进口2亿吨,但都没有充分用于创意。比如北京每天早上堵车造成的汽油浪费和污染都非常严重。”  .”

  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新能源似乎成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未来能源问题的希望。 杜向万在主题演讲中还表示:“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把目光投向新能源,为人类有序发展创造基础。通过占领新能源技术战略制高点,人类社会 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的方式和阶段。

不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蒋新民认为,发展新能源首先要明确新能源的概念。

  新能源的“新”是相对的。 煤层气是新能源吗? 洁净煤技术是新能源吗? 我国古代就已利用水能、太阳能作为动力。 它们被视为新能源吗?

  蒋新民告诉《科学时报》记者:“新能源应该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有些能源状态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它们并不新鲜。最重要的是 它们的利用方式,比如煤炭,如果能够低碳、清洁,就可以称为新能源。所以资源的形态可能不会改变,但只要利用方式和技术发生变化,就可以称为新能源。 新能源。”

  “还有一个特点是,以前开发规模比较小,但现在要大规模开发能源,比如核能、煤层气,也可以称为新能源。” 蒋新民补充道。

  对于新能源企业的发展,蒋新民认为,新事物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因此政府会在行业起步阶段提供一定的补贴。 但新能源企业必须发展自己的竞争力。

  “现在的创办新能源公司的浪潮不一定是坏事,这说明大家对这件事情的热情很高。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这股浪潮会逐渐平静下来。如果创办一家新能源公司 不管当地的实际情况如何,都会有资源调整,不好的问题最终会导致企业亏损,一些企业会逐渐退出竞争。

  目前我国对新能源企业的态度是鼓励,但必须按照国家规划发展。  “比如智能电网,受电网容量、并网方式、用户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各部门、各行业之间有良好的衔接,这个项目才能顺利运行。”  ”。 蒋新民说。

  杜向万表示,中国正在加快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使其逐步成为中国绿色能源的支柱。 随后他对未来各种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做出了一系列预测。

  比如,目前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还很小,仅占电力总量的1%多一点; 到205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增至16%,电能贡献将占22%。 核能将成为中国的能源。 柱子。

  可再生能源中,当前国家发展的重点是水电。 水电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可以稳定发展。 目前我国装机容量刚刚达到2亿千瓦,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亿千瓦,此后还可以进一步发展。

非水可再生能源的贡献虽然目前可以忽略不计,但到2050年将发挥决定性作用,预计可再生能源总量将占中国能源总量的1/4以上。 可再生能源预计到2050年将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将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重大贡献。

  杜向万强调,具体数字的预测可能有误差,但总体战略发展趋势不会错。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也表示:“无论100年后我们使用什么形式的能源,只要方便、清洁、廉价就足够了 ”。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