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亮丽则是我国西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表计企业

   2023-08-07 工业品商城24
核心提示:如果预计一系列知名老牌电力设备企业和外资巨头将进入,那么华立药业[7.93 -2.34%]的“怪异”转身将让无数业内人士大吃一惊。 近日,华立药业宣布将出售旗下制药公司,将资源集中到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产业。 隔行如山,有知名药企进入这个行业。 智能电网的诱惑并不小。 紧接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深圳公司(以下简称:航天

  如果预计一系列知名老牌电力设备企业和外资巨头将进入,那么华立药业[7.93 -2.34%]的“怪异”转身将让无数业内人士大吃一惊。 近日,华立药业宣布将出售旗下制药公司,将资源集中到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产业。 隔行如山,有知名药企进入这个行业。 智能电网的诱惑并不小。

  紧接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深圳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宣布将收购两家民营高端电表制造商,并宣布利用综合公司平台参与招标 国家智能电网电表设备集中采购。

  据航天科工提供的信息,规划中的国家智能电网建设将引发巨大的市场潜力。 预计未来三年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其中以高端仪表为主的先进计量系统投资占比最大,约占30%(3000亿元)  。

  航天科工总经理谢伟良告诉记者,本次整合完成后,航天科工将以集团名义与国家电网公司进行所谓“国家队对话”,寻求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前介入智能产业。 研究电网建设中先进计量系统等相关设备,力争成为主要设备供应商。

  与航天科工的乐观不同,考虑到从今年起,电力设备的采购,包括电表的采购,将由之前各省电网公司单独采购,逐步过渡到国家电网集中采购。 民营电表生产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可能。

  我国电表生产企业一直以来规模小、分散。 大大小小的企业约有600家,产能过剩近年来开始显现。

  本次收购的两家民营企业分别是深圳市泰瑞杰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瑞杰)和西安良力仪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良力)。

  泰瑞杰是深圳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电能表OEM供应商。 在智能电网计量领域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 现有资产8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 西安良力是我国西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仪表企业。

  特瑞捷董事长赵汉昌表示,特瑞捷与航天科工的合作在外界听起来可能是合资,但实际上就意味着被收购。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高端电表的市场空间迅速增大。 不过,随着电力设备采购由原来的分散采购转变为国家电网公司集中采购,Terajet等民营企业仅靠一己之力恐怕很难。 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毕竟,目前以华立集团、宁波三星、林洋电子、长沙威胜等为代表的传统电表生产支柱企业,即使在集中采购的情况下,竞争力也不容小觑; 同时,国家电网公司是否会选择整合其他电表制造商进行竞标也不得而知。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旗下企业平台收购了在输变电设备领域颇具实力的许继集团、平高集团。 这与国家此前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国家电网将逐步实行主辅分离的改革方向背离。

  根据国家此前公布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电网公司要逐步剥离包括电力设备生产在内的部分子公司业务。

  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为了能够将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占有较高投资份额的先进计量设备市场纳入其中,国家电网公司是否采用同样的方式,通过收购和 整合其他电表厂商,至少整合现有省级电网公司旗下的部分电表厂商,然后参与智能电网电表设备的招标也是值得关注的。

  在智能电网计划出台之前,智能电网的号角就已经吹响。 在巨头们谋划这万亿“大蛋糕”的同时,更野心勃勃的“大老板”却是地方政府。  5月,上海、江苏等地高调公布了本地智能电网规划。 这一切都发生在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标准正式公布之前。

  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吴建东表示,预计未来五年,智能电网建设将每年拉动GDP一个百分点,电网还可能开展诸如 宽带、电视和通信。 这将是一个比3G服务更大的产业空间。

  作为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之际,欧美多国纷纷宣布了各自的智能电网计划。 国家电网还于去年7月确定了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和总体投资。

  2009年至2011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完成坚强智能电网总体规划,开展关键、基础、共享技术研究,开展技术与应用试点; 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  2016年至2020年是引领升级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与发展规划相对应,投资计划也已确定,即到2020年,智能电网总投资规模接近4万亿元。 具体来说,今年及明明两年投资约5500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830亿元; 综合建设阶段投资约2万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3000亿元; 基本建成阶段投资1.7万亿元,其中特高压投资2500亿元。

  尽管智能电网还处于“概念”阶段,但残酷的市场竞争实际上已经开始,而智能电表市场正是多方争夺的第一个“猎物”。

  吴建东在其《中国智能交互电网发展战略报告》中预测,从2009年开始,智能电表需求量将达到30-5000万只,未来5年预计将达到2.4亿只。

  电表行业重组的序幕已经拉开。 今年2月,国资委批准国家电网公司收购许继集团和平高集团。 此前,航天科工还收购了电表制造商特瑞捷。 通信巨头华为计划入股特瑞捷宇航,进军智能电表市场。  “我们正在和很多企业洽谈,目前只是一个意向。” 华为企业发展部投资副总监张毅告诉记者。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