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产业最具潜力的市场

   2023-06-16 工业品商城264
核心提示:Katsushi Saito 认为,推动这一自动化过程的因素有几个:首先,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虽然去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各省设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没有变化,但今年有所提高。 广州月最低工资预计每年增长20%左右; 上海为15%; 而在其他地区,增幅也在10%到20%之间。 许多制造商在短期内可以承受这种工资上涨,因为劳动力成本仅占

Katsushi Saito 认为,推动这一自动化过程的因素有几个:首先,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虽然去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各省设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没有变化,但今年有所提高。 广州月最低工资预计每年增长20%左右; 上海为15%; 而在其他地区,增幅也在10%到20%之间。 许多制造商在短期内可以承受这种工资上涨,因为劳动力成本仅占销售额的 5% 至 10% 左右。 但随着劳动力成本可能继续上升,制造商现在开始考虑自动化是有道理的。

与此同时,尽管工资上涨,但许多工厂仍面临人手短缺的问题。 政府倡导的中西部大开发,为中国内陆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需求,到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工数量有所减少,而大部分工厂都在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工人生活成本上涨也加剧了这一趋势。

其次,经济增长本身也促进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 例如,汽车和电子机械的生产最近急剧上升。 除了经济复苏力度加大外,政府的刺激措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136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2010 年后中国汽车产量将继续增长,这得益于内陆地区汽车保有量仍然较低的销售增长。 中期来看,中国汽车年产量可达2000万辆,几乎是日本的两倍。 产量和由此产生的收入如此之高,以至于汽车制造商现在可以在先进设备上投入更多资金,而不会过多降低盈利能力。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汽车制造商主动采用自动化以保持质量是机器人越来越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安川电机在其上海工厂使用机器人焊接电路板。 欧姆龙为从汽车到电子产品提供各种零部件,该公司在其上海工厂安装了一个传感器系统,如果在生产线上检测到有缺陷的产品,它会通知工人。 在汽车装配线上越来越多地使用焊接机器人,使得机器焊接的质量水平比过去更加可靠。

机器人的普及为自动化设备制造市场带来繁荣。 与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相比,日本机床行业对华出口明显回升。 据了解,中国电子元器件企业的订单一直非常稳定。 中国对此类机床的需求在 2009 年 12 月就超过了日本的国内需求,目前约占日本机床订单的 30%。

同时,文章还指出,中国既是一个潜在市场,也是一个竞争者。  2009年,我国机床产值超过日本、德国,居世界第一位。 然而,由于中国企业的专业水平较低,中国制造商在该领域仍无法与非中国企业直接竞争。 即使是中国最大的机床制造商沉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仍然大量使用自动化机械制造商发那科和西门子生产的数控系统来控制制造过程; 也采用日本THK生产的机器控制输入线的直线导轨,采用日本精工的滚珠丝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