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积极支持风电制造技术的引进和规模化发展,扶持风电制造业核心企业。此外,国家还通过863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兆瓦级新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目前已完成多个型号的样机研制并投入试运行。
目前,国内从事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的企业有70多家,整个行业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趋势。从技术制造水平来看,我国采用的风电制造技术主要是基于目前国际主流产品变桨距变速机组。通过技术创新,我国风电制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永磁直驱技术生产的兆瓦级新产品已批量生产;东方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和华锐风电有限公司风电开发的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也在吊装中。
07年8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到2010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到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近四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累计装机容量逐年翻番,从2006年的260万千瓦增加到2008年的1200千瓦。据有关媒体报道,根据提出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
此前,由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一些业内人士担心未来几年风电的发展速度会放缓,因此在对行业前景的预测上曾趋于保守。从国家风力发电计划来看,政府在这一领域显得雄心勃勃,我国风力发电产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另外,从国际上来看,美国风电市场发展的预测数据也让整个行业非常振奋。据新兴能源研究公司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美国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850万千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将下降,预计新增装机容量650万千瓦。2010年和2011年将出现实质性恢复,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900万千瓦和1100万千瓦。到2020年,美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550万千瓦。可以说,中国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两个风电市场。至少在未来五年内,全球风电市场的总需求还是很有希望的。
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风力发电有其鲜明的特点。在所有新能源中,风能最接近产业化,市场竞争力最接近传统能源,需要政府补贴最少。此外,风能可以说是新能源中的一个“传统产业”。大部分部件(如叶片、齿轮箱、电机等)从目前来看,风力发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技术发展相当成熟,特别是在北欧国家,已经实现了风力发电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扶持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技术,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具有更成熟的商业发展前景,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中国是一个风能资源丰富的国家。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约为3亿千瓦,沿海水域可利用的风能资源加起来近10亿千瓦。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支持风电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两年来,风电产业中长期能源规划中“2010年总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的风电发展目标已提前两年实现,“2020年总发电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目标也必须提前实现。即便如此,实际风电装机容量仅占中国可利用风能资源的一小部分。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减排的日益重视和产业化成本的逐步降低,相信风力发电将有广阔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风能具有战略意义,因为它可为中国提供更可靠的能源保障。此外,拥有多样化的能源将减少中国对煤炭的整体依赖。同时,风能的发展也将有助于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风能是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风电的快速发展,将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