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传感器技术就没有现代汽车”已成为业内共识,这意味着汽车电子化越发达,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依赖性就越大。对此,业内专家认为,未来新型汽车应用系统将催生新的汽车传感器与之配套。传感器的最大特点是不断引入新技术发展新功能,未来汽车传感器技术总发展趋势是微型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
车用传感器大致分为3类:动力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和车身舒适系统传感器。其中动力系统传感器市场所占比例最大,体现了汽车传感器的最先进技术。例如,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的角度误差必须在0.4%以内;节气门位置传感器需要极高的可靠性,并要能够在-50度到150度工作。
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达57亿美元,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将达百亿元,2015年可达1500万辆。汽车电子的趋势是ECU越来越集中,传感器越来越多。中国电喷系统应用传感器占系统的70%以上,ABS(防死锁刹车系统)传感器的成本为50元左右,国内产量为100万套,产值为5000万元;安全气囊的传感器占系统成本的70%以上,安全气囊的传感器售价为2000元左右,需求量为100万套/年,则传感器的产值可达20亿元。
业内专家由此看好汽车传感器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他们认为,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每辆汽车上所采用传感器的增多,决定了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容量必将不断增大,中国传感器市场正进入蓬勃发展期。
国内生产车用传感器的企业中,中星测控的CS-ARAS和CS-A2LAS陀螺广泛用于车辆稳定系统。 CS-ARAS和CS-A2LAS考虑车辆的电磁干扰情况,均作了抗电磁干扰设计。同时根据不同的系统要求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除了模拟信号输出外,最近还开发了Can总线输出,外型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制作。CS-ARAS车用陀螺和国外公司的同类产品具有相似的功能,已在欧洲某型号的重卡上小量试用,同时在国内某特种车辆上应用并且获得了良好的评价。CS-A2LAS稳定器满足ESP或ESC的要求,正在国内数所高校和研究所测试,相信可以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