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风能装机容量已超过1亿千瓦。全球风能协会的权威预测,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10亿千瓦。
在国内,风电行业的发展前景同样美好。正在编制的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将大幅增加风电装机容量。仅江苏就在淮安、盐城、南通布局了一批电力项目,规划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相当于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维斯塔斯、GE等国际大牌风电设备供应商目前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整机价格动辄上百万欧元,但很多零部件实际上是在南京生产的。”市经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风力发电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装备制造企业29家。一批骨干企业掌握了传动系统、电力控制、发电机设备等关键环节的自主核心技术。
“从叶片、电机、齿轮箱、控制系统到发电机组、变压器,南京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组装和生产能力在全国领先。”该负责人表示,面对风电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南京风电产业链只有握紧拳头才能更具竞争力。
根据初步设想,我市将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参股、配套企业合作的形式,组建以陆上和海上风力发电成套机组为主要产品的南京风电产业集团,并衍生出风电场建设、运营、电力控制等相关产业,实现风机的南京制造。品牌最初的想法是“南风”。
“我们希望在‘南丰’这个平台上整合南京的优势资源。”市风电行业协会负责人认为,成立整机龙头企业,有利于优势企业发挥优势,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东大、南航等科研院所的参与,形成完整的产学研相结合的R&D体系。
“建立整机龙头企业的另一个好处是提升南京风电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不久前,南京苏尼格公司中标巴基斯坦3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相当于目前该省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的近3倍。一家有意入股南风的公司负责人表示,南风品牌的成本价低于国外产品,有利于拿到更多国外订单,一家公司的订单就相当于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生意。据了解,目前,不少企业对组建“南丰”兴趣浓厚,正在积极洽谈。
重点提升1.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设计制造水平,加快2兆瓦以上陆上风电机组和海上风电机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3兆瓦以上风电机组关键技术。将形成年产300台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和200台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的生产能力,在电力控制、风场设计和建设等方面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