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工程:变“外国制造”为“中国制造”

   2022-12-26 工业品商城228
核心提示:宝钢今年首批18个技术创新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变“外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这些项目都是国内钢铁行业急需但无法完全自主制造的核心竞争力项目,被日本、德国等国的钢铁行业巨头垄断。这批技术创新项目是在前30个技术创新项目的基础上经过筛选确定的。大部分项目围绕钢铁主业,不仅包括中型圆坯连铸系统成套技术装备开发、30

宝钢今年首批18个技术创新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变“外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这些项目都是国内钢铁行业急需但无法完全自主制造的核心竞争力项目,被日本、德国等国的钢铁行业巨头垄断。

这批技术创新项目是在前30个技术创新项目的基础上经过筛选确定的。大部分项目围绕钢铁主业,不仅包括中型圆坯连铸系统成套技术装备开发、300吨铁水包脱磷成套技术装备开发、50吨AOD成套设备及工艺技术开发、转底炉成套设备开发、电动钢包提升装置开发、40MVA大型密闭电石炉成套技术开发、焦炉煤气磷酸脱氨生产无水氨开发。根据计划,这18个技术创新项目的大部分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其中,30吨铁水包脱磷成套技术装备开发项目意义重大。如此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吨位转炉,不仅是国内首次研制,也是世界顶级吨位。

宝钢最大的300吨转炉是从日本进口的。宝钢有40吨、150吨铁水包搅拌脱硫的工程设计经验,完成150吨铁水包搅拌脱硫技术储备后,多次投标。但铁水包喷吹脱硫尚无工程成果,容量在180吨以上,特别是300吨的铁水包脱硫装置,以前从未有人认真研究过。因此,宝钢有必要开发300吨铁水包复合脱硫装置和铁水包搅拌脱硫装置。今年宝钢研制成功后,在湛江项目可以实现注入罐设备国产化,性价比很有价值。价格只有进口设备的三分之二。

宝钢这个项目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宝钢这样的世界级生产工厂做支撑。生产现场是创新需求的源头,也是验证创新成果的唯一标准。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宝钢提供的条件和支持是他们与国内外同行相比最大的独特优势,他们培育的核心技术是与宝钢现场紧密合作的成果。

-冶炼技术。宝钢的精炼实践始于十多年前,始于宝钢第一炼钢厂的2号真空脱气工程。此后建造了多套RH,自主设计范围不断扩大,技术和工程集成能力不断提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情况配置不同的工艺,形成一系列成套技术和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真空处理设施技术指标先进,操作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他们凭借领先的技术,多次击败国内外竞争对手,为十余家钢厂提供精炼设备,占据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出口国外。

-滚动技术。冷轧是生产薄钢板成品的最后一道工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经过几年的实践,宝钢工程形成了完整的冷轧厂规划和工程设计能力,尤其是酸洗、热镀锌、彩涂、连续退火等带钢加工线的独立设计或集成能力。从产品大纲、生产工艺、机组配置、机械设计、窑炉设计、控制系统到调试开车,形成了完善的技术能力体系和人才队伍。

宝钢提出了新一轮发展战略:力争到2012年形成8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宝钢工程作为专注于战略相关产业的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将为宝钢新一轮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持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差异化优势,防止宝钢高端工艺和产品技术随项目外泄,帮助宝钢缩小与世界顶级钢铁企业的差距,降低钢铁主业投资成本,化解投资风险,成为宝钢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公司相关人员介绍,近期他们优化了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制定了公司技术发展纲要。拟通过新设立的18个创新课题,扩大和提升公司在高炉系列、转炉系列、精炼系列、连铸系列、连续退火系列的技术优势。

-转炉系列:宝钢已形成转炉、AOD等核心设备的设计能力,拥有成熟先进的转炉炼钢技术。以300吨转炉技术和自主集成及成套设备为核心,集中力量自主设计300吨转炉成套系统技术,借助湛江、巴西项目,力争实现业绩突破。

——精炼系列:宝钢工程在RH真空处理方面拥有独特的技术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成果,形成了80~300吨的系列产品,实现了从纯技术装配向EP/EPC总承包的转变。以RH为龙头,带动LF、CAS、VOD技术发展,在国内外占有一定市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