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续三年成为机床消费和机床进口的世界第一大国

   2022-06-08 工业品商城93
核心提示:来自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数字表明,从2002年至2004年,中国连续三年成为机床消费和机床进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其中2004年,中国机床工具产品的进口额为89.3亿美元,而出口额仅为22.5亿美元,进口额为出口额的4倍,贸易逆差高达66.8亿美元。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机床工业中的佼佼者———数控机床则是实现装备制造

来自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数字表明,从2002年至2004年,中国连续三年成为机床消费和机床进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其中2004年,中国机床工具产品的进口额为89.3亿美元,而出口额仅为22.5亿美元,进口额为出口额的4倍,贸易逆差高达66.8亿美元。

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机床工业中的佼佼者———数控机床则是实现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关键设备,其拥有量及性能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如果细细分析中国数控机床的进出口情况则会令人更加不安。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市场部的统计,2004年,在金属加工机床中,我国数控机床的进出口额分别为41.1亿美元和1.2亿美元,进出口相差33倍。2004年我国进口金属切削机床84300台,花费43.66亿美元。在这进口的84300台机床中,仅有数控金切机床30104台(占36%%),但金额却高达34.31亿美元(占8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生产制造数控机床的品种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有关人士指出,中国机床工业制造工艺落后和技术开发能力不强,多数企业只能转而求助于海外。

曾经在国有机床企业工作过四年的张万丁先生,如今是西门子中国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公司的工程师。他认为中国机床工业的技术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创新不够。目前国外许多机床生产厂家在设计机床产品时会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比如机床加工时用的润滑装置,国内多少年都是一个面孔,变化不大,但他见到国外机床已经换了好几代了,不仅润滑功效好,而且节油、降温。第二个问题是基础技术不过关。一台机床,不论多大,其实都是由若干个具体的技术集成而来的。我们在许多最基本的技术上还是明显的“粗放”型,因而技术集成后的机床质量自然不会是高档的。

上海明精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志军和无锡光洋机床有限公司的技术部长谢铁都谈到,从整体上看,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存在着精密度不高、可靠性不稳的毛病。由于制造技术的落后,我国自己生产的高档数控机床还很有限,多数是中低档产品。

有关专家指出,多年来,我国机床大量依靠进口,像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业等行业急需的精密加工数控机床、多轴联动数控机床等多数不能自己生产,这不但拖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后腿,而且也成为我国经济安全运行的隐患。

起重运输机械的工业总产值占重机行业全行业工业总产值的65%左右,其增速回落非常明显,拉动重机行业整体增速下滑。"这是始料未及的"汪建业说,"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效应开始在重机行业显现。"

卫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宪保告诉记者,目前企业虽然还在满负荷生产,但都是消化以前拿到的订单,新订单几乎没有了,所以下半年企业如何发展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汪建业分析了造成该种情况的原因,他认为,我国大部分企业技术改造中的土建工程(新建厂房)基本完成,各种基础建设投资下降,起重运输机械使用量也随之减少。另外,钢材价格上涨幅度太大,使以消耗钢材为主的中小起重运输机械企业生产遭遇困难。

汪建业说,起重运输机械1~2月进出口总额高达8.4亿美元,进口额为3.82亿美元,出口4.85亿美元,首次出现顺差。这表明,我国起重运输机械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近几年飞速发展的河南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正渐渐成长为起重运输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韩宪保也不失时机的将目光转到国外。他告诉记者,新建的国外技术研发中心将于今年下半年在新加坡启用,该技术中心辐射整个东南亚地区,其目的就是进一步将卫华集团的产品打入东南亚市场。

曾在北京起重机械研究所工作的须雷博士,目前供职于德马格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对国企和外企都很了解的他提醒国内起重机械企业一定要把握好国内的市场机遇。他说,拿起重机械行业来说,真正到国内来发展的外资企业充其量只占整个市场的一个小零头,所以国内的企业根本不用担心会被外企挤垮。只要将自己企业的产品真正做好,不但可以在国内站稳脚跟,而且还能到国外市场开拓一片天地。他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充满信心。

出口最具代表性的重机企业是江苏通润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千斤顶已经在国外得到广泛赞誉。2004年通润机电出口创汇达1.14亿美元,占国内千斤顶出口总量的三成。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机行业中的大企业,近几年飞速发展是有原因的。高志俊董事长说,去年太重销售收入达到21亿元,这是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太重曾长期徘徊在5亿元的水平,生产一直没有起色。但近年来,太重将主要精力放在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上,销售收入大幅上升。高志俊说,现在太重的油膜轴承完全可以向国际同类产品叫板,是响当当的优质产品。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