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企业大规模扩产背后,是下游企业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据了解,近期有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高管轮流值班,到动力电池供应商处盯产品交货。国内某车企相关负责人甚至表示:“相比遭遇‘缺芯’危机,电池供应紧张更令人忧虑。”
“客户最近催货真的受不了了。”这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近期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所言。随后,宁德时代董秘蒋理在会上表示,“目前已公告的产能投资规模超过900亿元”,不过针对扩产产能的情况,蒋理补充道,目前扩建产能所需时长短则2-3年,长则3-5年,会根据市场以及订单逐步推进。
在电池供应紧张的背景环境下,车企方面,长城汽车则在6月2日与宁德时代签署了长达十年的动力电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们公司正在加大布局新能源汽车,考虑到目前电池供应紧缺,为确保产能不受限,双方签约提前布局。”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中汽协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90万辆,分别达到96.7万辆和95.0万辆,同比均增长2.2倍。同期,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约为41.4GWh,同比增长223.9%。机构预测,2021年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02GWh,同比增长60%。
HVAC系统约占商业建筑建筑能耗的40%。寻找使这些系统更高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家庭或建筑物更加环保。
大多数智能暖通空调系统从安装智能恒温器和各种环境传感器开始。他们跟踪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变化。
智能恒温器可以根据这些传感器收集的信息调节建筑温度,有助于提高舒适度并降低能耗。它还可以通过使用制造商应用进行远程控制,允许建筑物所有者激活或停用HVAC系统,而无需在建筑物内。
这些恒温器还可以编程为全天或一年内自动调节建筑温度。
与大多数物联网系统一样,允许远程控制的应用程序还提供数字仪表板,业主和房主可以用来查看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这提供了建筑环境条件的实时图像。
重要的是,这些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还可以使预防性暖通空调维护变得更加简单。湿度、水电费增加和不寻常的设备性能都是暖通空调系统开始出现故障的迹象。
传感器可以留意这些潜在故障的迹象,使智能HVAC控制系统能够在系统可能需要维修时自动提醒房主或建筑经理。
另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预计为406GWh,而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GWh,缺口约18%。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到约40%。可见,未来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非常大。
不过,在电池厂商大规模扩产背后,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是,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现状依然存在。“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高端电芯及优质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这才是导致‘电池荒’的原因所在。”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专职副理事长王敬忠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动力电池整体产能虽已达280GWh,但总体产能利用率尚未达到50%,高端优质产能供应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订货不足。另外,综合市场数据来看,目前产能与装机量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今年1-5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59.5GWh,装车量累计41.4GWh,这就意味着有18.1GWh的产能尚未利用。
上述数据表面,扩产有风险,动力电池企业须谨慎。有分析人士指出,动力电池企业扩产时需要警惕两大潜藏风险,一是技术层面上,如果进入大规模量产而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会带来新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动力电池自身供应链体系要跟上扩产节奏只有这样,低端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高端动力电池产能不足的现象才会得到缓解,动力电池产业也才能更为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