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存储系统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人机界面(HMI)进行控制。PLC系统的关键功能之一是控制储能系统的充电时间和速率。
例如:PLC可以接收用电价格的真实时间数据,并且根据允许的较大用电需求、充电状态以及用电高峰/非高峰时的价格对比,决定怎样快速地给电池系统重新充电。这个决策是动态的而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优化。通过标准化的通信输入、控制信号和电力供应,它与系统其余部分集成在一起。它可以通过拨号或因特网进行访问。它有多重防卫层以限制对它的不同功能的访问,并且为远程监控提供定制的报告和报警功能。
说到上半年芯片的发展,最先让人想到的无疑就是“芯片荒”了。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停工减产等因素影响,汽车领域率先出现缺芯现象。之后进入2021年,缺陷困局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加剧,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量就因为缺芯比预期减少了60余万辆,与此同时半导体、手机、安防等领域的缺芯危机也开始显现,导致相关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而截至目前,虽然各方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但各领域的缺芯问题依然没有彻底根除。
芯片荒持续作用下,上半年芯片给人的另外一个印象就是涨价。由于芯片短缺,下游产业链囤货热情高涨,促使上游晶圆厂供不应求,包括联电、台积电在内的多个晶圆代工大厂都多次宣布上调芯片代工价格,其中最高上调幅度达到了30%。除此以外,制作芯片的原材料如硅、树脂等也迎来大涨,相关元件价格也一路攀升,不少特殊元件涨价更是超过40%,这些共同导致芯片价格疯涨,截至目前涨价潮也仍在持续,不知下半年是否好转。
当然,芯片荒带来的影响除了涨价潮外,也还有一波扩产潮。为满足芯片供应,不少芯片产商开始建厂扩产,以提升和增强自身产能。例如,三星就砸了百亿美元在美国建厂;电装也投资了1.6亿扩大在马来西亚的车芯产能;同时中芯投资了153亿在深圳建厂,英特尔投资了200亿在美建芯片厂,台积电新增28亿美元投入汽车芯片生产……企业扩产潮在全球如火如荼的开展开来。而在一轮轮的扩产之下,部分领域缺芯问题也确有改善。
渡过芯片荒,企业们采取了涨价和扩产的做法,而全球各个国家政府也在付诸努力。缺芯荒给各国芯片产业发展提出更高制造需求,进而引发芯片竞争焦点的转变:从过去的设计领域转向制造领域。在此背景下,包括中美日韩欧等国家与地区都出台了全新的芯片发展战略。例如,美国计划投370亿美元加强芯片制造;欧盟计划建立半导体联盟;日本筹划国家芯片计划;韩国计划为芯片厂商提供税收优惠与补贴;以及我国也在加大芯片制造投入……
电力转换系统的功能是对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并且为本地电网提供改善的供电质量、电压支持和频率控制。它有一个能进行复杂而快速地动作、多象限、动态的控制器(DSP),带有专用控制算法,能够在设备的整个范围内转换输出,即循环地从全功率吸收到全功率输出。对无功功率以及有功与无功功率的任意需求组合,它都能正常工作。
电堆是由若干单电池组成。磷酸铁锂电池组能源存储系统能够经济地存储并按照需求提供大规模电力,主要模式是固定方式。它是一种长寿命、少维护、高效率的技术,支持电力与储能容量的无级扩展。储能系统对于可再生能源供应商、电网企业和终端用户尤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