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toise公司表示,他们的这项技术将首先尝试在人流量少的简单路线上进行测试,然后再逐渐扩大到人流量较大、路况较复杂的地段。
可以预想的是,如果这项技术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并被投入市场使用,那么它可以从根上改善共享电动滑板车的经济效益。
与共享单车一样,高成本的维护和保养也是共享电动滑板车的主要痛点。共享滑板车的运营商必须人工投放和收集这些车辆,这使得运营成本高企;而且电动滑板车还必须定时进行充电,这使得成本更甚。
因此,对于运营商来说,电动滑板车实现自动驾驶则意味着成本降低,继而将会有更多的剩余资金来抢占市场,而且这个市场的规模确实不容小觑。
2018年,在中国曾经盛极一时的共享单车遭遇资本寒冬,不少运营商纷纷关门歇业,国内市场一地鸡毛。然而与此同时,以 Bird、Lime 为代表的电动滑板车热潮却席卷硅谷,吸引了大批投资机构的入局,甚至被称为是共享出行领域的下一个战场。
以Bird为例,在多轮投资的推动下,Bird身价倍涨,成了有史以来从公司创立到加入 “10亿美元估值” 的独角兽俱乐部里用时短的公司之一,仅用了一年零三个月。
此后,优步、奥迪、Waymo等知名企业纷纷入局这个市场,初创企业更是不胜枚举。
那么电动滑板车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呢?仅从其中一家来看,截至2018年12月31日,Lime平台就已完成了2600万次骑行,每辆电动滑板车日均使用率达8-12次。
而据全球知名智库波士顿咨询预计:到2025年电动踏板车的市场规模将达400-500亿美元。
因此,共享滑板车被业内人士看作是继共享单车后出行领域的又一风口也就不足为奇了。于是在如何抢占市场份额,赢得更多消费者方面,开发自动驾驶滑板车成为一种新的思路。
今年1月,优步被爆出计划将自动化技术整合到旗下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滑板车项目中,让单车与滑板车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此外,收购了美国平衡车鼻祖赛格威的“九号机器人”在今年8月发布了一款无人驾驶电动滑板车,功能与上述Tortoise公司的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