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中国的服务机器人行业并不能算是特别强大,反倒是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个性化服务又非常的稀缺。关键还在于国内大多数企业生产的机器人核心配件成本非常之高,必须要依靠国外进口。
据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国产机器人80%-90%使用国外减速器,60%-70%使用的是国外电机、40%-50%使用国外控制器,三大主部件成本占比超过80%。而像优必选科技一样,能够研发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伺服舵机的企业,在国内是少之又少。与此同时,服务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中应用场景的发展进程也太过于缓慢。
从行业入手,总结当前国内企业碰壁的原因,其实主要有四点:其一是关键部件制造工艺以及核心技术的缺乏,其二是当前行业在市场商业化需求方面尚未完全开放,其三是缺少核心技术人才的积累,许多人工智能或者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人才没有被中国市场环境所吸引;其四则是由于当前行业发展不景色,导致很多投资机构不敢注入资本,反倒影响了不少技术型企业的发展。
不过,虽然困境在所难免,但并不意味着服务机器人行业在中国市场就没有崛起的机会。
据相关机构预测,在2017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值比重将占到全球服务机器人产值的35%。而在这亿万级的市场当中,国内企业虽然面临着不少难题,但是市场机会依然存在着。
首先是随着国内各行各业劳动力成本递增,中国长期以来积累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衰退。当前中国虽然正在逐渐放宽二胎政策,但在这种背景下,其实是国内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尤其是在服务密集型行业。
但如果采用服务机器人来替代一些简单重复性较高的工作,对于企业成本的管控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像家教行业也存在着教师资源的缺乏,如果国内企业能够推出与教育领域相关的服务机器人,并且具备一定指导能力,对于家长以及孩子们来说,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再者,当前行业经过不断的洗牌之后,剩下的依靠技术创新作为驱动力的企业得以继续存活。通过对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发展的历程来看,有业内专家人士分析,像初创型服务机器人企业由于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再加上同质化严重以及低端产能过剩,导致企业惨遭淘汰。而某些机器人企业希望凭借制造工业机器人思维去做服务机器人,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从而影响到产品向市场进行推广的规模性。
而这时候一些以技术创新驱动的企业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譬如优必选科技依靠全新的技术打造出适合家庭环境下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并且还有专门针对儿童教育推出了积木机器人,借助STEM教育的影响力,迅速切入到市场中去,从而达到企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