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量产需考虑落地实际

   2019-11-06 工业品商城210
核心提示:当上路测试不再是大新闻,自动驾驶企业开始放大招,那就是宣布量产计划。除了早已实现低技术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量产的老司机特斯拉,2017年还有奥迪、福特、通用、日产、丰田、沃尔沃、百度等一系列巨头相继宣布实现了量产或是即将进行量产。    各大巨头的量产计划雄心勃勃,也成功引发了全球关注。但是量产并非只是简单地
    当上路测试不再是大新闻,自动驾驶企业开始放大招,那就是宣布量产计划。除了早已实现低技术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量产的“老司机”特斯拉,2017年还有奥迪、福特、通用、日产、丰田、沃尔沃、百度等一系列巨头相继宣布实现了量产或是即将进行量产。   
   各大巨头的量产计划雄心勃勃,也成功引发了全球关注。但是量产并非只是简单地实现批量生产而已,多大规模的量产,量产之后如何实现商用,如何让客户买单,这些方面显然更值得我们关注。   
    就当前来说,由于法律环境、基础设施、商业基础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自动驾驶汽车想要大规模推广上路并不容易,特别是在技术级别越来越高的趋势下,上述原因的影响会更为放大。因此,推动量产固然是必走之路,但是就目前的条件来说,怎样推动量产、实现何种规模的量产、量产之后的商业模式需要仔细推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正发展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新业态,而共享出行作为其中较为成熟的细分领域,受到了资本市场与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因而,共享汽车的普及将加快展开,自动驾驶领域也获得了一个十分合适的商用场景。   
   其实,自动驾驶发展之初,以美国打车品牌Uber为首的出行服务公司就加入到了这个世纪热门行业的布局当中。前不久,据悉Uber将向沃尔沃订购大批自动驾驶车辆,以投入到运营测试当中,加快自动驾驶发展计划。可见,在出行领域,自动驾驶之争已然愈发紧张。   
   因此,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传统车企,都在积极推动将自动驾驶汽车做成一个服务产品,特别是谷歌、Uber等企业,一直致力于将自动驾驶共享化,以落实到出行服务当中。汽车厂商也认为,出租车等出行工具将是当前自动驾驶商用落地的目标。   
  在这里面,自动驾驶汽车的成本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由于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保证高度的安全性,又要实现自动驾驶,因而采用了大量昂贵的传感器等组件,导致成本控制较为困难。正是如此,出行服务企业相对于个人消费者显然拥有更强的购买力与购买欲望。   
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量产道阻且长,但是低速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却并不困难。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接近40%的车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导致“停车难”困境愈发突显。   
   此外,综合共享出行领域的发展,未来几年内,为了解决停车痛点,低速自动驾驶技术就有了很大的用武之地。低速自动驾驶技术不需要使用激光雷达等昂贵的传感器,可以使用其他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来代替,从而可能很好地控制成本。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