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节点,不仅展现出稳健的“形”,更蕴含蓬勃向上的“势”。 在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的介绍,勾勒出一幅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他指出,自2022年9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联合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持续提升对制造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为经济回升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融活水润泽制造业,赋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着眼于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通过优化项目申报流程、加强银行与企业对接、强化要素保障以及丰富金融产品等多种方式,尤其关注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需求。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巩固现有工作成效,进一步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服务保障水平,加大对制造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能力,为中国制造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亮点纷呈
10月份以来的经济运行数据,为中国经济的向好势头提供了有力佐证:
• 消费市场亮点突出: 汽车市场销量创同期历史新高,10月份销量达到285.3万辆,同比增长13.8%,显示出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
• 生产供给稳步增长: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均保持增长,增速较9月份有所加快,分别为4.6%和7.7%。
• 区域经济复苏向好: 浙江、江苏、四川等经济大省表现强劲,西安、郑州、杭州、南京等重点城市经济运行稳步回升,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 市场预期保持平稳: 尽管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有所回落,但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4个月处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依然稳固。
“四个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李超强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精准有效的宏观调控,确保新增发1万亿国债等宏观政策落地见效。同时,还将加强政策预研储备,推动经济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着力做好“四个持续”:
1. 持续扩大国内需求: 积极稳步恢复和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并在城市社区嵌入养老、托育等服务设施。加快新增发1万亿国债项目的建设,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中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实施,加快“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民间投资项目提供要素保障,并滚动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
2. 持续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各项举措,积极回应企业诉求。
3. 持续做好岁末年初民生保障: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和价格稳定,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同时,突出抓好重点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4. 持续强化政策统筹协调: 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的有效衔接,为明年政策靠前发力做好准备。注重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精准性,确保明年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强化新出台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促进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此外,还将做好“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为“十四五”后半程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指引。
当前,中国经济正以稳健的步伐,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进。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系列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政府对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必将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