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北京的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库房里,智能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配置生产物料。15000多个货位被精确标注上二维码,无论原材料流向何处,抑或成品的去向,通过一次简单的扫码,一切信息便清晰可见。这一精密的生产场景,无疑是我国工业经济智能化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以稳健的步伐前行,展现出生产边际加速、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显著等多重亮点。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产业升级的扎实推进,下半年新动能将迎来快速成长,工业经济有望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的“下半场”将更为精彩。
数字技术为工业引擎注入强劲“智”能
泰德制药,作为中国首家拥有脂微球药物研发、生产与销售能力的高科技制药企业,其生产过程已高度自动化。其技术经理介绍,目前泰德制药的生产流程几乎全部由自动化设备完成,一条内包装生产线仅需大约10名工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但即便如此,其年产能依然能达到惊人的约1.5亿片,产能效率可见一斑。
像泰德制药这样拥抱数字化转型的工业企业并非孤例。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和利时电子公司了解到,包括海尔、三一、徐工、华润、双杰集团在内的50余家知名企业,其100多个工厂都已普遍采用了和利时提供的核心产品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制造数字化车间”的引入,更是能实现生产效率整体提升高达50%。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的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人民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自环比下降到环比增长0.63%的积极转变。在数字技术的强力赋能下,工业生产的边际效益正在稳步加快。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垠分析指出:“市场需求的复苏和要素保障的到位,固然是当前工业生产边际加快的重要原因。但更关键的是,上半年工业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供给侧效率的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不仅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业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成为了推动工业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的‘金钥匙’。”
装备制造业: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
在炎热的七月,位于贵安新区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内,生产线全速运转,一台台崭新的纯电动轻卡正陆续下线。今年以来,以汽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持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头,成为支撑整体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5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这一增速远超了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对整体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七成。其中,汽车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增加值分别飙升了23.8%和15.4%。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当前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平稳增长对于巩固我国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至关重要。”吴垠教授强调。
就在本月初,中国迎来了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了新的里程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对此表示:“我国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领域已逐步构筑起强大的竞争优势。实践证明,市场的有力培育正加速催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完整体系。”他进一步指出,近期一系列旨在激发消费潜力、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必将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则将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容为“从以量取胜的‘上半场’,快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他认为,要在这一关键时期赢得胜利,企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自主自强和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坚不可摧的产业“护城河”。
企业转型升级意愿增强,培育多元增长新动能
华东重机于7月10日发布公告,继投资沛县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后,公司又拟斥巨资在安徽省亳州市建设“年产10GW 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无独有偶,国际实业在7月4日公告,其控股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4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PACK集成生产线项目。而早在6月26日,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4500万平方米高透特种封装材料项目已成功投产。
今年以来,广大企业呈现出更加强烈的转型升级意愿。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5个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达25.9%,智能车载设备制造业更是增长了33%。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也分别实现了37%和53.6%的同比提升。在对外贸易方面,5月份,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同比劲增超过50%,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加速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在分析时指出:“我国正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在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方面。同时,深入实施了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以及强链补链行动。这些持续推出的政策支持,加上我们国家本身庞大的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着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
“高技术制造业的突出特点在于其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吴垠教授补充说,“前5个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这为下半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