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智造”新时代:中国“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浪潮

   2025-09-23 工业品商城6
核心提示: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澎湃驱动下,“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赋能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的关键引擎。截至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达8000个,覆盖工业全部41个大类,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占比更是突破60%,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数字动力”。辉煌成就:规模化发展与应用纵深拓展“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澎湃驱动下,“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赋能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的关键引擎。截至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达8000个,覆盖工业全部41个大类,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占比更是突破60%,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数字动力”。

辉煌成就:规模化发展与应用纵深拓展

 “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传递出的数据令人振奋:运营商5G基站采购价格已下降53%,5G关键部件成本更是锐减90%,这标志着“5G+工业互联网”正从初期的高成本探索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从“辅助”走向“核心”: 5G技术已不再局限于生产现场的监测、智能物流等“外围”环节,而是深度渗透到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等工业生产的核心控制领域。例如,某鞋业公司通过中国联通的个性化定制商城,最快可在2小时内完成一双鞋的生产,这背后是5G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与工厂中控系统的无缝对接。

 产业基础日益夯实: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三年行动计划的持续实施、六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的推进,以及近600个试点示范项目的遴选,共同构建了强大的产业基础。工业以太网、边缘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带动了工业芯片、模组、智能终端等市场的快速增长。目前,已建成超过2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标识解析体系覆盖企业超31万家,50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近9000万台(套)。

 产业生态蓬勃发展: 龙头企业纷纷设立工业互联网研发部门,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生态初显成效,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构建,百余所高校增设相关专业,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发展趋势:创新驱动与应用深化

• 向核心控制环节深入: 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从生产边缘向生产核心突破,支持更加复杂、实时性要求更高的工业场景。

• 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融合: 推动工业装备数字化、工业网络全连接、工业软件云化、工业数据价值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5G、AI、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加速数实融合。

• 打造“云网边端”一体化协同: 5G+工业互联网面向特定行业和场景,提供灵活部署的组网能力,为实体经济提供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

• 拓展新应用场景,催生新业态: 诸如增强数字设计、人机协同制造等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工业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在深化。

挑战与未来展望:规模化应用任重道远

 尽管成就斐然,但“5G+工业互联网”要实现更大规模的应用,仍需克服诸多挑战:

• 制造业的复杂性与个性化需求: 中国制造业门类众多,行业工艺、知识、经验高度复杂且具个性化,难以“一药方治百病”。个性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和落地,是数字化转型艰巨性的体现。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 **“用不起、不敢用、不会用”**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突出难题,需要更轻量化、低成本、易于上手的解决方案。

• 工业设备联网率低与网络能力需求: 工业设备联网率不高依然是制约因素。同时,工业场景对高移动性、高确定性、低时延、大带宽的网络能力有着持续的高要求。

• 传统工业软件的瓶颈: 传统工业软件在架构、部署、开发成本和周期等方面存在局限,需要进一步创新。

 为应对这些挑战,国家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未来将聚焦网络、平台、安全、标识、数据五大功能体系,打造“5G+工业互联网”的升级版,并开展“5G工厂‘百千万’行动”和“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