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实际上是物联网中的一环,也就是它如何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到工业领域中去的具体体现。”dke工业4.0研究中心的负责人stein博士表示,我们已经拥有了众多基础性的技术支持,现在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将互联网与工业自动化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stein博士进一步指出,人口数量的逐渐减少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的确是促使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的因素之一,然而却并非最为关键的因素。工业4.0的终极目标在于能够迅速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优化生产流程,从而创造出更为美好的生活体验。例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脚型尺寸和个人喜好,自行设计鞋子的样式,随后由制造商进行生产和销售。
“工业4.0不仅仅涉及到产品的生产流程,还包括了产品的使用过程,覆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以及行业的全价值链。”stein博士以实例说明,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汽车引擎将会配备一系列的传感器,对引擎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便会立即向制造商发送反馈信息,并由制造商提醒车主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服务。此外,制造商还可以依据长期的使用过程监控数据,对引擎产品的设计进行相应的改良。
即使在优化生产流程这个层面上,工业4.0所追求的也并不仅仅是自动化,而是分散式的自动化生产模式。未来,消费者的需求将能得到即时的回应,但并不一定都集中在同一家工厂内完成,很可能是在消费者周围的区域进行就近的自动化生产,例如采用3D打印技术。stein博士表示,这正是dke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在本次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dke正式对外公布了工业4.0的模型框架。dke的主席thies先生强调,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建立一套全行业共同认可的国际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考察团的成员,山东润兴投资集团的信息化顾问么锁成提出疑问: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能够迅速响应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那么统一的行业标准是否会对企业按照消费者喜好生产个性化产品产生负面影响呢?
stein博士对此解释道,工业4.0涵盖了硬件、传感器、控制器、软件以及商业解决方案等多个层面,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规格、性能及方案各具特色,然而在安全、通信、品质等领域仍需设定一些相对统一的标准,否则智能化的实现将变得遥不可及。工业4.0的标准体系包含了诸多层次,其中一些可以沿用现有的标准,但仍需进行整合。
据了解,目前佛山地区已有不少家电企业开始生产智能家电产品,然而由于这些智能家电的标准尚未统一,导致彼此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stein博士坦言,统一标准的缺失无疑会对消费者享受智能产品带来的便利性造成阻碍,未来必然会有一些互联互通的标准逐步成为业界的共识,佛山的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到标准制定的工作中来。不过他并不主张甚至反对强行将所有标准统一为单一的标准,例如谷歌的标准,因为过度的标准垄断同样不利于企业间的自由竞争和创新精神的发挥。
座谈会期间透露,dke的3500位专家主要致力于各类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该组织运营所需资金的95%均来源于出售标准的所得。此外,dke也愿意为佛山的企业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