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至今,围绕核能发电设施的建设与共同繁荣发展的项目层出不穷,源源不断。一系列沿海地区的核能发电项目以及与各国之间就核能发电项目的深入合作,使得核能发电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阶段,同时,涉及核能发电领域的阀门、仪表类产品的市场需求亦随之水涨船高。
据相关信息透露,核电“走出国门”的策略,是中国开始承接国外的核能发电建设项目。随着核能发电技术的日新月异,核能发电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中国也加大了对核能发电的投资力度,以适应新的核能发电发展策略——调整为“积极发展”。随着核能发电行业的飞速发展,核能发电阀门、仪表的需求规模将持续扩大。
在核能发电设备中,阀门作为一种消耗品,其市场容量将随着核能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而逐步扩大,其未来市场容量主要来自新增容量和产品更新换代两个方面。据了解,一般而言,核能发电阀门新增需求占核能发电设备总投资的5.2%左右,而阀门维修费用通常占核电站维修总额的50%以上。一座拥有两台百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核电站,每年的总维修费用约为1.35亿元,其中阀门维修、更换费用占核电站维修总费用的50%左右,高达6700万元/年。
根据2010年我国核能发电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进行估算,可以得出2011-2015年核能发电阀门的市场总容量为235.83亿元,其中新增市场容量为183.35亿元、维修更换市场容量为52.48亿元。
近年来,核电站所需的核能发电阀门、仪表等产品大部分依赖进口。由于核电站的特殊性质,对核能发电设备在使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核能发电阀门、仪表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都有严格的规格要求。
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主蒸汽隔离阀样机在德国AREVA实验室进行了三次切断试验和一次补充试验,流体阻断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核电站关键阀门的设计和制造方面已经具备了真正的实力。
江苏神通阀门研制开发的“第三代核电站用核安全级蝶阀”以及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联合研制开发的“第三代核电站用核安全级球阀”、“第三代核电站用核级气动装置”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今年7月,中核科技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DN800核二级主蒸汽隔离阀顺利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样机鉴定。DN800核二级主蒸汽隔离阀的成功研制,确保了各项参数均满足现有压水堆核电站以及三代核电技术主蒸汽隔离阀的要求。
近日,由重庆市科委组织推荐、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大型压水堆的核级测温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日前获得立项支持,国拨专项经费836万元。
该项目基于最新的国家规划,根据我国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的功能需求,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和最新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开展耐辐照、高精度、高可靠性核级测温材料及元件制备技术攻关,研制1E级(核安全级)测温组件工程样机3项、NC*级(严重事故环境条件)测温组件工程样机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