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领域的迅猛发展为低压电器产业的智能化开辟了广阔前景,随着低压电器产品逐渐向光伏发电逆变器、新能源控制与保护系统、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直流开关电器设备等领域拓展,并有能力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这一领域已然成为了低压电器行业全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寅在6月21日举行的 “2014第九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做出如上陈述。在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各个环节均需依赖低压电器,例如光伏列阵中需要PLC、可逆接触器、光伏汇流箱、交流配电屏、变压器等设备。更为具体地说,为了减少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的连线数量、便于维护、提升可靠性以及降低成本,通常会在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增设直流汇流装置。
“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虽然带来诸多益处,但也伴随着随机性、间歇性、难以调控等不利因素,因此往往还需配备其他调控手段作为辅助。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基于化石能源的高效发电将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趋势将促使电网的结构、运行、管理、控制方式等发生变革,电力储能系统将成为未来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在此次以“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电网技术和装备”为主题的论坛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孙昌基阐述道。智能电网建设与新能源的发展为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智能电网步入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城乡配电网智能化建设亦将全面铺开,智能电网及智能成套设备、智能配电、控制体系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同时,大量新能源发电的持续增长,为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从科技视角审视,在产业格局演变和低碳经济兴起这个大背景下,以新一代的节能性、节材性以及高性能为主要特性的低压电器产品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这无疑为低压电器行业的转型升级赋予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伴随着低压电器生产技术的不断突破,以智能化、模块化为主要特点的新一代智慧型低压电器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中高端低压电器的市场份额亦将进一步扩大。以光伏产业为例,光伏系统对低压电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高电压、高防护、高海拔、大温差、长寿命以及高可靠性等,制造商必须对低压电器进行改良,提高材料的绝缘水平,提升壳体的配合精度,减少发热降低温度升高,选择耐低温材料,增强材料的耐电磨损能力,从材料选择、冗余设计到工艺优化,都需严格把控,精益求精地优化生产加工、检测设备,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近年来,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经历了从简单装配、模仿制造到自主研发设计的过程,现已发展至拥有近1000个系列,生产企业约1500家,年产值约200亿元的第四代智能化低压电器时代。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低压电器产品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工艺落后、体积庞大、能耗高且污染环境的产品将面临淘汰,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呈现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电力系统超过80%的电能是通过用户端配电网络传输到用户,并在终端用电设备上消耗的。用户端涵盖了从电力变压器到用电设备之间对电能进行传输、分配、控制、保护和能源管理的所有设备及系统,主要包括智能低压电器、智能电表和智能楼宇系统。作为用户端中发挥控制与保护作用的核心电器设备——低压电器,其特点是数量众多,覆盖面广,处于电网能量链的最底层,是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打造智能电网,首先必须实现作为电网基石的用户端低压电器的智能化,由此构建的用户端智能配电网络是构成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网络化、综合智能化、可通信的低压电器将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