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引领中国制造数字化变革:工业4.0的实现与未来

   2024-09-04 工业品商城83
核心提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铁西工厂全面采用了西门子公司所提供的全集成自动化(TIA)解决方案。我们深知宝马铁西工厂对提升其生产线多样化的高度期望,身负重任于希冀打造出全球范围内生产灵活度最高的工厂之一。然而,要想成功应对这一巨大挑战,需要我们通过全面且精细的生产计划和物流运输手段,以确保生产过程中每个步骤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铁西工厂全面采用了西门子公司所提供的全集成自动化(TIA)解决方案。我们深知宝马铁西工厂对提升其生产线多样化的高度期望,身负重任于希冀打造出全球范围内生产灵活度最高的工厂之一。然而,要想成功应对这一巨大挑战,需要我们通过全面且精细的生产计划和物流运输手段,以确保生产过程中每个步骤的精准性和平稳运行。与此同时,我们还需充分考虑到如何在恰当的时间将相应型号的零部件准确无误地输送至相应的车辆装配区域。在西门子TIA技术的鼎力相助之下,我们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难题,使得总装车间的设备运行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鲁思沃先生强调,未来的制造业将不再仅仅依赖于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大规模的生产模式,而是更加注重人机交互、数据共享以及运用各类信息技术来实现数字化的柔性制造。西门子正是这一理念的坚定践行者。他们已经将最尖端的数字制造技术引入中国,并在德国以外的地区设立了第一家“数字化企业”——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SEWC)。作为西门子安贝格电子制造工厂的姐妹工厂,SEWC采用了西门子PLM产品生命周期软件,通过虚拟化的产品设计和规划,实现了信息的无缝互联,从而使整个工厂变得更加透明化。此外,借助全集成自动化解决方案(TIA)和制造执行系统Simatic IT,我们确保了生产各个环节的可靠性、灵活性和效率,并且实现了生产与工厂管理之间的高度协同。值得一提的是,SEWC在确保产品一次通过率高达99.6%的同时,还大大缩短了50%的产品上市时间。鲁思沃先生表示,像SEWC这样的数字化企业的诞生,无疑为未来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之路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范例。

     沃先生指出,“工业4.0”的核心要素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组成:生产网络、虚拟与真实世界的深度融合以及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那么,如何才能让“工业4.0”从理想变为现实呢?鲁思沃先生认为,具体来说,生产网络应该基于强大的制造运行管理系统(MOM)来实现灵活的价值链;虚拟与真实世界的深度融合则是指将基于数字化企业平台的产品设计及生产工程进行有机整合;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则可以通过“即插即生产”式的自动化集成方式得以实现。

     鲁思沃先生表示,西门子正积极地迈向“工业4.0”的新纪元,并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寻求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持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以及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力度。

     “自1872年首次踏入中国以来,西门子始终致力于成为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鲁思沃先生说道,“如今,西门子的业务版图已经覆盖全国各地,已然成为了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于与中国的合作前景,鲁思沃先生充满信心,他表示,在通往“工业4.0”的道路上,“西门子将与中国携手共进,共同谱写制造业的崭新篇章。”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