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领域的技术潮流主要呈现出日本及欧洲两大阵营的特点,其中,日本系列以三菱及欧姆龙品牌为代言人,而欧洲则由西门子公司引领风骚。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日本小型PLC初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相对较早,且随着我国轻工业的蓬勃发展,日系设计为主导的原型机械设备不断涌入,三菱、欧姆龙等品牌的产品亦源源不断地从香港引入国内。然而,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自动化巨头西门子开始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其标志性的小型PLC产品——S7-200逐渐受到众多大型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青睐。截至目前,从销售额角度来看,西门子在小型PLC市场独占鳌头,所占份额略高于30%;紧随其后的是三菱,约占整体市场的四分之一;欧姆龙则占据了11%左右的份额,台达则稍逊于此,约为8%。
在我国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行业中,一股新兴势力正在悄然崛起,据统计,已有约10至15家本土企业相继推出了自家的小型PLC产品。这些新晋企业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首先,一部分企业专注于生产与西门子等大型厂家相兼容的外围模块产品,随着产量的逐步提升,他们也开始涉足PLC本体的仿制工作。
其次,另一部分企业则来自于生产其他FA(工厂自动化)产品的领域,例如变频器或HMI(人机界面)厂商,经过多年的经营沉淀,或是成功上市,或是获取了足够的资金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开始逐步完善自身的FA产品线,小型PLC无疑成为了他们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再者,还有一部分企业来自于过程领域的自动化大厂,他们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领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今,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使得他们开始试水小型PLC市场。最后,还有一部分企业属于原发性的控制器厂商,他们从特定行业定制的工业控制器起步,致力于开发PLC类型的通用工业控制器平台。
然而,无论上述哪个类别,由于研发实力不足、制造工艺不达标、以及缺乏OEM市场营销的经验和渠道等原因,目前尚无法在市场份额上得到充分体现。尽管如此,我们仍坚信,这些企业犹如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等待着时机的到来,一飞冲天。
中国的机械市场正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市场规模日益壮大,产品也从最初的无自动化或低自动化状态逐步向更为基础的自动化程度演进。然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却始终居高不下,对价格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更是与日俱增。需求决定供给,商机总是被人们争先恐后地追逐,而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竞争恰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尽管中国小型PLC市场的格局看似稳固,但实际上,变革的动力却是源源不绝。
市场的需求已经明确指出了前进的方向,那便是对更高性价比的追求。在功能方面,产品需要适应中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传动和运动控制的需求应予以充分满足。在价格方面,则需紧跟市场走势,甚至勇于引领这种下行趋势。
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西门子适时推出了S7-200SMART这款产品。该产品是基于本土研发力量打造的精品,在功能上紧密贴合客户实际需求,做工精细耐用,成本控制得当,对于广大OEM客户而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当前经济环境的低迷以及市场的降温,使得经营者们不得不采取谨慎策略。这无疑给S7-200SMART这类战略性新品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战略性产品必须辅之以战略性的推广投入,方能取得战略性的市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