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环保且经济效益显著

   2024-01-15 工业品商城61
核心提示:据晏一平介绍,自2008年3月14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参加再制造试点工作以来,在相关标准、技术和工艺、政策制定及宣传等方面已有显著成果。各部门已制定11类强制性和推荐性再制造工艺及产品标准。试点企业已初步掌握再制造技术和工艺,如再制造性设计与评价、拆装工艺、清洗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检测技术,以及智能化再制造技

      据晏一平介绍,自2008年3月14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参加再制造试点工作以来,在相关标准、技术和工艺、政策制定及宣传等方面已有显著成果。各部门已制定11类强制性和推荐性再制造工艺及产品标准。试点企业已初步掌握再制造技术和工艺,如再制造性设计与评价、拆装工艺、清洗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检测技术,以及智能化再制造技术等。此外,企业资质管理、产品市场调研、“十二五”规划研究、试点验收标准和程序等研究项目也在相继推进。据初步统计,至2010年,试点企业已形成12万台再制造发动机、3万台再制造变速器和40万台再制造发电机、起动机的产量。

      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消息,再制造产品质量和性能不劣于原型产品,却能节省成本50%、节能60%、节材70%,几乎无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可降低达80%以上,展现出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再利用”的优点。

       王孝洋以“需做、可行、力能、有价值、必须做”五要素阐述其对再制造产业和发展的理解。他认为,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了再制造的必要性;内燃机工业产品市场保有量大,成功的再制造企业模式使再制造具有可行性;我国的再制造技术、工艺、装备基础良好,使得再制造具有能力;再制造不仅应关注经济价值,更应关注其社会价值和市场潜力;最后,再制造需要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如制定生产准入制度和相关标准。

      他指出,尽管现有的进出口政策对进口的二手设备有所限制,但有关部门已开始关注并讨论这一问题,进口政策的调整可能性值得期待。

      在晏一平的发言中,记者注意到,许多再制造业零配件处于废品范畴,因此几乎所有的回收均无法获得增值税抵扣的发票,这影响了再制造企业的经济利益。此外,关于试行验收文件和再制造产品目录的编制工作正在加紧推进。目前,国家要求进行的第二批再制造试点已开始实行,再制造产品范围将扩大,参与企业数量也将增加。新的尝试包括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和产品销售网络,加大国产装备在再制造领域的生产和产业化应用。

      王孝洋表示,在其近期参与的相关国际会议及与外国部门的商务洽谈中,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已将推动再制造与节能新能源汽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他提到,工信部对于国内汽车和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给予积极支持,并将从工业发展战略、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法规、行业标准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就内燃机行业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王孝洋认为近年所取得的成绩显著。他强调,全行业已达成共识,即不仅要在增量上寻求效益,不断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还要在存量上挖掘价值,创新运营模式,以提升对存量市场的掌控能力,大力发展废旧内燃机的再制造、再利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