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角度看,物联网利用泛在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射频技术、识别技术等,建立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网络。 这是继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产业的又一新浪潮。 除了成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外,还涉及到支持互联网的新技术。 由于这些新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应用诞生了,物体之间的互联完成了人与物之间的通信交换。
从应用角度看,物联网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拓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应用。 它将极大影响人类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时空观念的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将为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由于物联网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体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涵盖各行各业。 智慧医疗、环境监测、智能电梯、动物识别、电子钱包、智能电网等将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产业万亿级的新兴产业。 到2020年,全球连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 我国作为世界互联网大国,未来将聚焦物联网产业链,在政策市场、技术标准、商业应用等方面重点突破,打造全球产业高地。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 物联网发展存在四个突出瓶颈。
技术标准不完善、编码标准不一致:目前物品多种编码方式并存,企业无所适从,不少甚至自己编码,不利于统一管理和信息共享; 对数百亿个物品进行编码后,每个编码对应什么物品? 承载什么样的信息、提供什么类型的服务、适配什么样的服务接口等,都需要一个公共的、统一的分析平台进行查询、分析、翻译和定位。
技术不成熟,推广应用成本高:大部分物联网应用需要自建。 互联网环境下,为企业提供了许多可选的SaaS服务。 企业运营成本相对较低,选择范围广,应用范围广。 物联网应用大多需要企业自行建设,项目建设存在物品未实际接入互联网、投资资金大、运营成本高等风险。
物联网还没有过渡到物联网,应用系统封闭,信息无法互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需要信息甚至应用共享,开放和互联 也是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之一。 要打破信息孤岛,构建可管理、可互换、可互操作的通用应用和数据规范。
针对物联网编码标准不统一、应用数量少且仅限于局域网且缺乏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应用门槛高等问题,北龙中国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旗下北龙中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龙中国网络公司)推出“物联网识别公共服务平台”, 首次实现了物联网从局域到互联网、企业应用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跨越,推动物联网产业从技术概念走向日常生活公共应用服务 。
北龙忠旺董事长毛伟表示,该平台兼容多种编码技术标准。 借助平台的编码标识映射功能和托管应用程序,消费者可以通过物品上的物联网标识与商家进行互动,企业也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的跨网络推广和业务管理,并赋能物联网应用。 目前,万能网站和无线网站率先作为物联网标识融入平台,这意味着物联网已从数字编码进入中文识别阶段。 借助这个公共平台,通用网站将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和物联网“通用”网站。
通用性:物联网识别公共服务平台可兼容各种物品编码和技术标准,实现互联互通。 以前,人们不知道如何在网上找到代码,但现在,无论是二维码、一维码还是其他代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识别和分析。 分析完成后,所有应用程序都可以相互通信。 该应用程序可以是手机、客服电话号码或商品信息。 例如,如果你想知道物品被送到哪里,你可以追踪它的各种信息,只需在手机上一键输入查询即可。
使用方便:物联网标识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后,只需注册通用网站和无线网站即可生成物联网标识,掌握物联网入口,开发物联网应用 。
易用:意味着“物联网识别公共服务平台”具有网站直接访问、客户互动、产品推广、物品追踪、位置托管等多种应用功能。平台支持所有应用的自主管理, 并且应用程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该平台还为企业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提供了网关,实现智能化和人性化。 对于广大普通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商品上的物联网标识与商家进行互动,商家也可以以商品为服务桥梁,进行更多物联网创新。
据介绍,该平台一期已经可以实现物品映射、位置追踪、实时抽奖等多种功能。 还可以提供标识映射服务,逐步帮助企业开发物联网应用。
对于物联网识别公共服务平台的盈利模式,毛伟非常明确:“现在不收费,因为我们有大量的通用网站和无线网站的客户,目前我们是免费提供的。如果 客户觉得这个应用不够,添加一些其他的应用也可以进来。比如客户希望这个代码也可以在另一个平台上使用,注册后可以通过平台解析转换。如果 “有一些大企业不想用我们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可以开发自己的好应用,也可以集成到我们的平台中。”
作为“物联网识别公共服务平台”首批免费用户代表,江苏省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慧聪网、望京科技园智能园、灵思生态农业等企业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北龙忠王。 目前,与中网达成合作意向的机构包括知名企业、成长型企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用户等。 合作机构代表表示,此次合作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他们非常看好物联网未来的应用前景。 另一方面,他们也看重北龙忠旺公司的企业背景和技术实力。
谈到此次合作,江苏省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王文胜表示:“作为中国传感国家创新基地,我们承担着传感技术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应用开发等战略任务。 我们希望通过多方合作,共同打造强大的公共服务平台,确保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机遇、掌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