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也是技术节能的重点行业。 产品涵盖石膏板、型材、Low-E玻璃、保温墙体、幕墙、光伏建筑一体化及智能建筑等产品。
其中,北新建材在石膏板领域具有一定优势,覆盖高端、中档石膏板市场; 型材方面,有塑钢型材龙头企业海螺型材、隔热断桥铝合金生产企业栋梁新材等。 世界上有两点。
玻璃材料领域的参与者也不少。 首先,Low-E玻璃的竞争对手很多。 低辐射玻璃产能排名第一的南玻A和玻璃巨头耀皮玻璃稳居行业中心。 中航三鑫、金晶科技也开始进入这一市场; 保温玻璃、硬泡聚醚龙头企业红宝利、MDI龙头企业烟台万华齐聚。
幕墙行业有四位先驱者。 首先是金螳螂,在铁道部幕墙工程建设名单中排名第一。 亚夏有限公司自2001年开始生产幕墙,拥有丰富的经验。 最近上市的嘉宇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节能门窗。 中航三鑫拥有10年玻璃幕墙一体化生产经验。
说到光伏建筑一体化,有很多熟悉的面孔。 南玻A拥有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中航三鑫主要从事光伏幕墙,金晶科技是超白玻璃生产的领先者,金刚玻璃则将钢化玻璃与钢化玻璃相结合。 光伏并网; 而智能建筑领域的上市公司则表现疲软。
然而,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生产成本远高于传统建筑材料,使得这些节能环保产品普遍比传统建筑材料价格昂贵,在节能环保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 市场价。
例如,新型保温材料聚氨酯硬质泡沫是目前最好的外墙保温材料,节能率高达60%。 相对建设成本将增加5%至7%。 目前,我国外墙保温的使用份额仅占不到10%。 只有少数注重品牌建设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使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外墙保温系统。 个人装修用户由于装修预算的限制,很难全部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在价格吸引力不足的情况下,政策推动成为其主要影响力。 政策驱动的建筑节能和补贴将影响节能建筑与传统建筑材料的成本竞争。 此外,建筑行业的环境以及建筑节能理念的推广都会产生外部影响,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其利润率。
其中,在建筑行业和政策推动方面,石膏板受建材下乡、农村建筑改造、住宅产业化等政策影响较大。 另外,2010年,美国废品(美国废品是指从美国进口的废纸,主要用于生产石膏板、防护纸和煤炭的价格将同比上涨,两者都是重要成本) 石膏板,其中美国垃圾占成本30%,北新建材在石膏板领域可能面临毛利率下降,未来需求上升。
塑钢型材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密切相关,但其原材料却呈现下降趋势,其中PVC价格大幅下跌,原油价格下跌对塑钢型材企业产生积极影响。
比较“先进”的Low-E玻璃、墙体保温材料(聚氨酯)、幕墙等都面临着普及节能知识的需要。 此外,光伏建筑一体化因原材料供应问题难以实施,2010年政府对其补贴也有所下降。
三大环保处理工程:废水、废气、固废处理。 其中,污水处理的蛋糕最大。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三轮征求意见程序已完成,预计年内发布。 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将达到3.1万亿,比“十一五”期间的1.54万亿投资增长121%。 其中,污水处理仍是“十二五”的投资重点。 目前,我国约四分之一的直辖市和70%的县尚未建设污水处理厂,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不足30%。 。
在水产业链上,追随者众多。 根据经营利润和利润分配,可将公司大致分为三类。 其中,普通供水企业占比不足15%,如南海发展、武汉控股等,厂网一体化污水处理企业占比约15%-20%。 代表企业有首创控股、重庆水务等。 设备及工程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已成为该产业链的顶端,占比超过30%,代表企业有碧水源、万邦达、大禹节水等。
在这个层面上,膜技术(MBR)用于污水处理已成为重中之重。 据长城证券研究,乐观情况下,MBR代表公司碧水源所经营的行业未来市场蛋糕约为每年240亿。 2011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50%。
其中,碧水源号称是国内MBR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主要利用MBR技术为客户提供建设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厂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并生产和提供采用MBR技术的核心设备。 膜。 但行业存在竞争加剧的风险和新技术替代的风险。
此外,以万达为代表的化工行业废水处理也有着巨大的前景。 公司业务定位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难度大、规模大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主要营业收入来自神华集团及中石油旗下子公司。 去年来自这些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97%。 但也存在客户过度集中、订单波动较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