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 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 从大量拟建风电项目来看,2009~2010年,我国风电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2010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250万千瓦,年均增速仍将达到40%。
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风电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预计未来3年,风电机组市场规模每年将超过6000亿元。 此外,除了风电成套设备需求增加外,叶片、齿轮箱、大型轴承、电控等风电设备零部件供应能力仍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中国核电也进入快速增长期。 目前在建机组14台,装机容量14.28GW,另有35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两部分合计达到51.72GW,约为目前装机容量的6倍。 这些项目于2011年至2016年基本投运。此外,除在建项目外,其他拟建和规划核电机组达到80台,总装机容量72GW。 预计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0GW,到2030年将达到130GW~160GW,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核电设备主要分为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 核电设备约占核电成本的50%,而核岛和常规岛分别占设备成本的46%和31%。 按照2020年80GW的总装机容量计算,2010-2020年核电设备需求将达到4500亿元,年均400亿元。 其中,核岛设备年均需求190亿元,常规岛设备年均需求130亿元。 更大的市场容量还包括核岛设备中的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反应堆冷却剂泵和阀门,以及常规岛设备中的汽轮机和发电机。
太阳能产业是目前我国成熟度最低的新能源产业,但也是未来产业增长潜力最大的新能源产业。 我国太阳能产业的提升和发展进程取决于政府制定的光伏补贴政策的力度。 长期来看,中国光伏市场需求巨大,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76%的煤炭资源储量分布在北方地区,80%的水电资源分布在西部地区,陆上风能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2/3以上的电力需求来自 集中。 在中东部地区,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远距离、大规模、高效输电的低碳之路。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多次强调,转变电网发展方式的核心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以电网为主网、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国家电网,将尽快形成“强行直”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将大大提高电网优化资源的能力 配置和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电网与用户的信息交互程度将逐步提高,真正实现智能化。 用户的用电信息可以很容易地反映在系统中,电网公司可以通过电力市场行为来抑制高耗能行业。从而实现节能政策的有力支持和义务履行。
中国的特高压电网项目将为国内输配电企业的崛起提供难得的机遇。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长远规划,未来15年,围绕大型水电、煤电基地建设,以及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国特高压线路有望 达到10-15个,总投资将高达4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
2010年也将是智能电网研究和建设稳步推进的重要一年。 从实施阶段来看,初期智能电网建设主要体现在推进特高压建设、集电系统上线、智能化和新能源并网技术应用、电网建设等方面。 数字变电站。 就智能电网建设而言,这一过程将产生近万亿元的市场需求。
数字化变电站对电气设备行业的影响巨大,将引发二次设备行业、变压器行业乃至开关行业的重新洗牌,而以IEC61850为纽带将促进一次设备的相互合作和渗透 和二次设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