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召开的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宋宝教授曾表示:“ 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经历了“八五”自主发展,“九五”和“十五”产业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任务依然艰巨 艰巨,因为数控系统这样的战略性技术,不是花钱引进就能实现的;一味模仿国外,只会落伍,被打败,受制于人;中国数控产业的唯一出路就是走 走自主创新之路,用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技术,振兴中国数控产业!”
据宋宝介绍,国外抑制我国数控产业发展的策略是:将我国数控技术控制落后15年,采取转让落后技术、控制核心芯片等多种措施限制其发展; 推出技术先进的新产品抢占市场; 挖走中国引进技术培养的人才; 引诱中国企业合资,导致中国企业破产。
当然,国产数控系统也不是一无是处。 相反,近年来,我国的数控系统发展迅速。 首先,国产经济型数控系统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经济型数控系统产量已达7万多套,市场占有率高达96%。 国外公司也推出了几款价格低廉的经济型数控系统,但在价格和服务方面仍没有明显优势。
其次,国内主流数控系统在技术和可靠性方面的差距明显缩小,但国外品牌仍占据国内市场。 国内流行的数控系统已实现量产,并已批量应用于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中档数控机床。
国内数控系统产业已具备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主轴伺服驱动系统等配套能力。 从技术层面比较,国内流行的数控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并不逊色于国外,而且在价格和服务方面仍有很大优势,可靠性与国外系统的差距也明显缩小 .
他认为,与国外相比,国产数控系统的可靠性确实存在差距,但没有市场反映的那么大。 因为每年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国产数控系统有10万多台,即使都是经济型的,也是数控系统,还是需要24小时在车间工作。 就像QQ车,它必须具备汽车的所有基本功能,需要像奔驰一样上路。
他做了两个假设。 首先,如果一家公司一年销售100台数控系统,如果可靠性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人工服务来弥补。 但是年销量超过1000台,可靠性一塌糊涂,处处生火,处处灭火,服务是根本。 跟不上是不可能的,还要付出大量的服务成本。 其次,如果国产数控系统可靠性不好,怎么可能卖那么多台? 所以可靠性和数量是有关系的,没有数量就谈不上可靠性。 如果只做导弹,可靠性可以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