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峻的制造业“内卷化”压力,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以其四十余年的行业经验,给出了清晰的出路:“制造业不能只依靠成本效率,一定要往技术创新上走,能够跟上全球领先水平,有技术壁垒,别人才很难去超越你,才能够在卷的过程中生存下来。” 这番话,不仅是他对当下中国制造困境的深刻洞察,更是TCL自身经历数次变革与转型,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顽强生存并崛起的生动写照。
破局“缺芯少屏”,TCL华星引领面板技术革命
李东生对“内卷”的感触“别有一番”。他带领的TCL,在2004年彩电行业面临从CRT向LCD转型,日韩、中国台湾面板巨头崛起,中国大陆彩电行业“缺芯少屏”的困境时,就展现出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TCL没有选择被动接受,而是决心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于2009年创立TCL华星,强势布局半导体显示产业。
这一战略布局的成果是显著的。如今,TCL华星已晋升为中国“面板双雄”之一,并在Mini LED和印刷OLED等前沿面板技术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成功实现了对全球领先水平的追赶,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领跑。这正是李东生所倡导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壁垒”的最佳实践。
布局泛半导体,TCL加速迈向高科技制造业
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持续攻坚克难,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TCL也完成了从传统终端产品制造企业到高科技制造业的身份转变。公司并将泛半导体领域的管理经验成功复制到其他高新科技领域。2020年,TCL收购天津中环集团,正式进军新能源光伏产业赛道。
这一系列战略性的举措,使得TCL成功构建了集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于一体的产业集团。如今,TCL的业务版图已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6个研发中心、33个制造基地,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多元化的、高科技的产业帝国。
“敢去和高手过招”,在竞争中建立核心能力
李东生对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论断,充满自信与哲理。“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有两点,”他强调:“一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要敢去和高手过招,很多本事都是要在竞争中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的。”
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制造业向上发展的关键:
• 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只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难以被超越的技术壁垒。
• 拥抱全球化竞争: “敢于和高手过招”意味着要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在与国际顶尖企业的较量中,学习、成长,并最终建立起自身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李东生坚信,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具备应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全球化挑战的能力。TCL的转型历程,也正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浪潮中,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实现自我超越、摆脱“内卷”困境的缩影。未来,中国的制造业能否持续向上,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践行“技术创新”和“敢于竞争”这两大核心驱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