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旗下的企业数字化发展共建共享平台(EDCC)低代码·无代码推进中心,在过去三年中,以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前瞻性的视野,深耕低代码·无代码技术规范与应用领域。其扎实的工作涵盖了标准体系的构建、产品的严谨评估、深入的产业研究以及广泛的应用推广,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领变革:低代码·无代码的产业生态构建
中国信通院EDCC低代码·无代码推进中心汇聚了114家来自各界的成员单位,共同构建了富有前瞻性的低代码·无代码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成功推动了32项产品的深入评估。历年来,该中心已发布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包括《低代码发展白皮书(2022年)》、《2022年低代码/无代码应用案例汇编》,以及《2023年低代码·无代码市场调研报告》、《2023年低代码/无代码应用案例汇编》和《2023低代码·无代码产业图谱》。
为了促进技术交流和产业协作,该中心已累计召开了30余场高质量的研讨会、沙龙及行业论坛。这些活动深度覆盖了通信、金融、制造、政务、能源、交通、零售、医药等17个关键行业,旨在集中解决低无代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瓶颈,推动企业研发体系的创新,并最终精准有效地助力政企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
“双象限”洞察:重塑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在2023年12月21日举行的“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政企数字化转型分论坛”上,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的栗蔚副所长,正式发布并深入解读了《2023 中国信通院IOMM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双象限洞察》。为进一步树立低无代码领域的标杆企业形象,有效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并推动市场规模的稳健增长,中国信通院EDCC计划在2024年6月26日举办的“2024低代码·无代码产业大会”上,重磅推出“低代码·无代码产业双象限”这一创新性评选体系。
“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双象限”模型,旨在通过对数字化成熟度模型(IOMM)体系的深度运用,结合多方数据的整合与专家意见的汇集,自2022年起持续进行评选。该模型精心设计了“转型者象限”和“赋能者象限”两大维度,为识别在数字化转型中表现卓越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参考框架,同时也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趋势洞察与标杆指引。
转型者象限:创新驱动的先行者
“转型者象限”着力表彰那些通过内部的激进创新和前沿技术的深度应用,成功实现了关键业务转型和整体升级的企业。这些企业在瞬息万变的数字化浪潮中,展现出非凡的探索精神,持续优化其运营模式,着力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以此为基础,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显著优势。这些企业的成功实践,为其他正在寻求转型的企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借鉴,使其在数字经济时代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标杆。
赋能者象限:服务转型的驱动力
“赋能者象限”则聚焦于那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支持与服务的优秀机构。这些企业凭借其自身深厚的技术专长、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成功帮助客户企业克服了转型过程中的重重挑战,显著加速了其数字化进程。赋能者的战略性存在,极大地降低了整个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门槛,有力地推动了各行各业协同迈向数字化的发展征程。
2024低代码·无代码产业大会:擘画未来新蓝图
2024年6月26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云计算标准和开源推进委员会承办的“2024低代码·无代码产业大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智融低无码,模创新未来”为主题,将汇聚业界精英,共同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交流行业前沿实践,积极搭建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平台,从而全面促进低代码·无代码产业的持续创新与蓬勃发展。










